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晚清学子赶考凑路费 沿
为何晚清反教豪强率400
被欧洲上流社会追捧的晚
晚清第一次官商合作的失
晚清出国人员怎样剃头?
寻找张之洞:晚清名臣墓
晚清民国时代的大学军训
中国最早的美女经济:晚
老照片上的晚清风情[组
晚清成毒国:1909年中国
最新热门    
 
晚清驻外使臣与*派系

时间:2007-3-10 10:34:16  来源:不详

 

驻外使臣制度的创立,是近代中外关系上的一件大事,由于使臣制度设立之后相当长时期内,使臣不隶属于专职的外交机构,官职既非实缺,归国后也无升迁的专途,其选用以至出使活动往往受到*派系及其复杂关系的影响。*派系的影响问题已经成为使臣发展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注:典型如第一任驻英、法正使郭嵩焘与副使刘锡鸿之间的矛盾斗争。郭、刘之间的矛盾,固然与他们自身思想观念的差别有相当大的关系,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因素,就是当时国内政坛洋务派与清流派两大*派系在背后的推波助澜。相关研究可参见熊月之《论郭嵩焘与刘锡鸿的纷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6期;郭吾真《论郭嵩焘出使获咎》,《山西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曾永玲《中国近代第一位公使郭嵩焘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当前关于晚清驻外使臣群体与晚清*派系之间的关系问题,虽然在李鸿章的研究中,偶尔也有论及,但迄今为止,未见有人对这一问题作系统的梳理,更没有把这种现象放到整个晚清政局中予以考察。(注:参见董守义《晚清巨人传·李鸿章》,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174页;张富强《李鸿章与清末遣使驻外》,《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缺憾的同时,也想为深入分析驻外使臣的活动及其影响提供一个切入点。

 

一 李鸿章与早期驻外使臣的选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