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晚清学子赶考凑路费 沿
为何晚清反教豪强率400
被欧洲上流社会追捧的晚
晚清第一次官商合作的失
晚清出国人员怎样剃头?
寻找张之洞:晚清名臣墓
晚清民国时代的大学军训
中国最早的美女经济:晚
老照片上的晚清风情[组
晚清成毒国:1909年中国
最新热门    
 
试论晚清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

时间:2007-3-10 10:35:58  来源:不详
极力推崇喇嘛教不是因为他们信奉喇嘛教,而是为了“安众蒙古”。现在清朝既然已经把蒙古各部置于其统治之下,无需再利用喇嘛教来绥服蒙古,于是决定将喇嘛教完全控制起来,以防尾大不掉,对其统治产生不利影响。1792年清廷正式实行金瓶(奔巴)掣签制度,控制了蒙藏地区呼图克图呼毕勒罕的转世制度。清政府通过金瓶掣签制度,把确定蒙藏地区宗教领袖的权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也就完全控制了喇嘛教。此后,清朝对喇嘛教逐渐采取疏远的政策。嘉、道以后,对喇嘛教的态度更是日渐冷漠。1840年以后,哲布尊丹巴从未受到清帝的召见。(注:参见《蒙古及蒙古人》第1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04页。)至于西藏的达赖喇嘛则直到1908年,从未入京朝觐。可见,喇嘛教的利用价值的确今非昔比了。

综合上述,回民起义引发的激烈动荡严重动摇了清朝在整个西北边疆地区的统治,传统的治边政策已经无法满足清政府维持统治、度过危机的*需要了。与此同时,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满汉权利格局的嬗变,清廷与蒙古王公、喇嘛教上层关系的松弛和疏远,使原先制定边疆政策的机制与信息来源发生了重要改变。这便是清政府逐渐放弃传统的“因俗而治”、“分而治之”政策,开始推行一体化政策的深刻内因。

(三)推行一体化政策的历史前提——内地化。

所谓内地化,是边疆地区各个民族区域在*、经济和文化诸方面出现的与内地汉族地区逐渐趋同和接近的趋势。内地化与一体化有密切的联系,内地化是一体化的重要前提,而一体化是内地化的必然结果。清朝统一全国后,由于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西、北边疆地区割据状态结束了。大一统的*形势,为各民族相互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