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邓小平题词请语言学家把
王学典语境、*与历史:
关于满族形成的脉络与历
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
清代教门的神秘语言文化
历史性契机与历史性误解
论乾嘉学派的学术成就与
清末的大论战与历史的重
山西票号产生的社会背景
我国唐朝时期使用的是何
最新热门    
 
语言与历史清代 人丁 概念的异变

时间:2007-3-10 10:50:04  来源:不详
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其者,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② 

其力役征比的对象,即“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者,实际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人丁”。在汉代,人们服应的劳役有“更卒”与“正卒”等名目。所谓“更卒”是指每年有一个月在郡县政府服徭役。而“正卒”是兵役,“一岁以为卫士,一岁以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阵。”③应役者除充“更卒”与“正卒”而外,还有艰苦的戍边之役。汉代还有以人口为对象的“算赋”、“口赋”之征,税收所得作为国军事费用的支出。田租、算(口)赋、力役,构成该时期赋役度的最基本内容。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丁不仅是力役的直接承担者,同时还成为政府确定其它赋税征课的依据。譬如始于西晋的“户调”之征:“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④户调虽然按户征收,但收缴绢绵数量的多寡,却是由每个庭中人丁的状况而定。西晋课征田赋,也是以人丁为据。“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⑤这种做法到唐朝时仍未改变。唐朝的租庸调之,即是“以人丁为本”⑥。田赋的征收,取计丁输租的方式进行,规定“每一丁租二石”⑦;“调”也以丁为课征对象,每丁“绢二丈,绵三两”;⑧“庸”则是交纳货币或实物,以替代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