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代湖南首富朱昌琳 竟
孙中山一生三次到北京: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1960年夏天饥饿的北京:
溥杰故居(北京)
清代官场多有“潜伏”者
在红楼感受“新时代的先
北京首钢红楼宾馆
张廉云谈粉碎四人帮后的
白介夫:被逼出来的北京
最新热门    
 
清代北京的城市社区及其变容

时间:2007-3-10 10:51:13  来源:不详
列举各个辖区,按明代坊的划分排列城区街巷,兼议及掌故。 

其二,坊在内城逐渐坊表、牌楼、街巷的方发展。如东江米巷西有坊曰“敷文”,西江米巷东有坊曰“振武”。东大市街和西大市街各有坊四,其名相同:东曰“履仁”、西曰“行义”、南北曰“大市街”。其南,东大市街接“就日坊大街”,西大市街接“瞻云坊大街”。而东西长安街皆各有坊曰“长安街”。此外阜成门内有“锦什坊街”;内城府学胡同有坊曰“育贤”。[24] 正如晚清人启昌所说:“内城各大街多建坊,如东、西交(江)米巷各建坊,东、西四牌楼各有四坊之类。”[25] 但这些坊已非行政社区意义的坊。可见,清代在削弱坊的行政社区功能的同时,也赋予坊以新的内涵,特别是牌楼、牌坊,它已构成京城的一道风景线。遗憾的是,清代所建的这些“牌坊年久失修”,而柱基腐朽。东西单两牌坊就是这样被拆除,直到民国年间方得重建。 

其三,坊虽然是划分城市社区的一级单位,但在实际中,坊的存在只能说是一种形式上的继承,是对前朝“遗物”的保留而没有实际的作用。生活在光绪末年的启昌就其亲身经历的变化谈到:“清,于城下有司坊司,设兵马指挥、副指挥各一员,坊设吏目,俗曰坊官,惟坊名久废。”[26] 可见,清朝对于传统社区的“坊”不仅仅是将其数量大大减少,一句“坊名久废”,清楚地说明,自有清以来,坊已呈明显的衰落趋势,其行政社区的功能可有可无,其作用完全不比从前。 

 

二、满人城的“旗分”社区及其变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