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一号界碑”见证百
张学良家族在召唤 中国
史海回眸:近代中国错失
近代中国粮食危机:长沙
中国近代史上的粮食危机
近代史上的“激进”与“
近代三次留学潮:邓小平
1903年2月4日:日本人制
袁世凯三次编练新军 促
漫说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
最新热门    
 
近代镇江私塾改良考

时间:2007-3-10 10:51:28  来源:不详
1915年12月29日)1916年,丹徒县公署举行了一次全县范围的塾师考试,报考者400人,实考者338人,考试结果是“应考塾师中文理通顺者仅三、四十名……章知事为体恤寒酸起见,从宽录取四分之三。”(《申报》1916年3月12日)而受试落第者,依然授徒于私塾。至1918年,“丹徒县乡私塾之多,为他邑所未有闻,共计有一千二百余所,尤以失业商人而设塾授业者居多,故该邑原有公私立各学校迫不得已逐渐停办,辛亥壬子年间,该邑原有高初等学校一百二十余所,刻已减少三分之一,因是热心学务者莫不引为隐忧。”(《申报》1916年4月15日)尔后在相当长时间里,私塾状况无重大改变,直至1920年9月,据《江苏教育公报》公布:该年丹徒县城厢第一学区有2128名学龄儿童,进入小学的有414人,占总人数的19.45%,就读私塾的794人,占37.3%(杨奇璞《镇江私塾梗概》)。市区如此,郊乡则更加严重。

    这充分说明政府的取缔行为根本无法落实到基层,反而激发更为严重的教育问题。如果地方完全照章办理,必然导致教育渠道堵塞,一方面新式教育在客观上无法满足社会需要,造成大量适龄儿童无法入学,另一方面政府对私塾只管取缔而非疏导,进一步减少了儿童就学的机会,其结果必将适得其反。而此间镇江私塾的泛滥,恰恰说明民间存在的新式教育无法满足十分巨大的教育需求量,私塾成为大多数人必然的选择。当然这里也不排除一些劣质私塾非法滋生,乘机大肆敛财,干扰了正规教育。但从总体上说,不恰当的取缔政策不仅没有能够推行新式教育,却导致了教育水平的整体下降。

    从政府取缔私塾之初,社会各界就存在大量持不同意见者,随着这一政策不良后果的显露,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