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杨东梁晚清东南社会变迁与近代化智力资源积累

时间:2007-3-10 10:51:34  来源:不详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逐步输入,中西文化发生了全面冲突,其表现为:传统的农业、手工业与近代工业、近代科学技术的冲突;封建君主专制与近代民主政体(立宪与共和)的冲突;纲常伦理与自由、平等、博爱的冲突等等。这种冲突的实质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争。但是冲突之外,“西学东渐”也必然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正如魏源所预言:“天地气运自西北而东南将中外一家。”[5](后叙)戊戌时期的维新派更是“冥思苦索,欲以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6](p88)。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历史变迁,也加速了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而东南地区本身曾经是商品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过程中又首当其冲,五口通商后最早被迫“开放”,接触西方文化、工业文明要早于其他地区,因此,这一地区的近代化步伐显然比中国其他地区要迈得更快一些。

      二 社会变迁促进了东南地区近代化智力资源的积累

    晚清时期,东南地区社会变迁显著,这种变迁对近代化智力资源积累所起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近代化智力资源积累主要表现为近代绅商阶层和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绅商”一词在19世纪中叶已频频出现于文献中,当时主要是指绅士和商人而言,并无其他含义,后来才逐渐形成一个固定概念,专指亦绅亦商、绅商合流后出现的特殊社会阶层。

    近代绅商中,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买办转化而来的。买办则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华经济渗透而出现的,原先只是为外商经管杂务,鸦片战争后才取代行商充当中外贸易中介人的角色。随着“贸易限制政策”的破产,外商在华贸易扩大,买办人数也不断增长,1854年(咸丰四年)只有250人,半个世纪后(1902年)已达2万人[7](p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