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钓鱼岛祸根:二战后蒋介
王日根近年来明清基层社
里根微笑与经济
网上寻根中国家谱网落户
最新热门    
 
黄清根论洋务时期的文化变迁

时间:2007-3-10 10:53:00  来源:不详
去经商。浙江《南浔志》(卷22,第14——15页)记载一位“祖上原是有根基”的巨绅周昌炽,“先前为官,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这在那时的科第人中并不是罕见的。至于这一时期,弃官出任外商买办,或投资于新兴的工商交通金融企业而成为新式企业家的为数更多。再以湖北、江苏等省的一些沿海城市为例。在这些城市里,当时更呈现“以经商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其次着”的风尚(参见《湖北通志》志54;光绪《宝山县志》卷3)。更有甚者,有些地区还出现了民间流传的“经商是善业,不是贱流”的说法。如江苏松江府就流传着“一品官,二品客”,商客紧接士大夫之后,为人们所尊崇,这与传统的“士”在其首,商在其“末”的价值观有很大的不同。此类现象在同光年间的一些笔记小说、戏曲、诗词中亦有所反映。一个署名宣鼎(字瘦梅,安徽天长县人)的文言短篇小说家,在其所著《金虾蟆》小说第14回就写了一个无赖子受董翁的帮助,领悟了经商能致富这个道理而投向了商业,终成巨富,前后判若两人,故事写得很有风趣。在传统社会中,锱铢谋生的商贾,总是占有很低的地位。孟子骂商人“锱铢必较,此之谓贱丈夫”,隋高祖开皇十六年,禁工商不得仕进,唐高祖定工商不得与于仕伍,明太祖加意重本折末,令农民之家,许穿细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许穿布,清王朝开国伊始更是推行压制工商的政策,而《金虾蟆》的作者却极力为商人张目,这反映了封建传统价值观的动摇。表现了近代与中古在思想意识上的重大差异。过去有的论者否认这一阶段的重商倾向,是不客观的。

  随着居于末流的商贾被人看得上眼,原来的社会价值尺度,贱商与商贱观念的改变,生活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一是服饰的改变。服饰关系到人们的身份、仪容风度,也体现着人们的情趣,所以它的更新,常常成为社会风尚转变的标记。如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兴起,人们的思想活跃,服饰也日新月异。汉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服饰也日趋精巧华丽。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起步向西方学习,服饰也不能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别开生面的改革。大家知道,清初盛行的是箭袖袍褂(即带有箭袖的袍子)。但至咸同年间,在沿海港口的若干城市,则盛行一种“窄袖短衣”。至光绪年间,“尤尚半臂”。应当着重指出的是,这种改革是在“以中学为主、为体,西学为辅、为用”的思想指导下,以派往各国的留学生剪发改装的先声中开始的。继而清政府为了建立海军,采用西式操练,甚至连军队和学生的服装也采用西式的操衣、操帽、军帽、军装。这在我国服装发展史上,称得起是别开生面的一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