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夏晓虹重构晚清图景
夏晓虹重构晚清图景
最新热门    
 
张晓虹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陕西婚俗地域分布的初步研究

时间:2007-3-10 10:53:13  来源:不详
    (3)高山老林亚区。主要分布在山地区的高山老林地带。其特点是存在母系氏族社会婚姻形态的残余,除前文所引的光绪《定远厅志》与《清稗类钞》中的记载外,光绪《凤县志》也称“年老无子者取他人子婿之,谓之‘上门婿’。夫死而招夫,谓之‘上门夫’,其人遂从女性,不复其族。”镇安、洵阳等县也存在着此种婚俗。

            二

    根据以上叙述可知,清代陕西婚俗分布明显地分为三大区域,这种地理格局的形成与陕西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背景、移民以及行政区划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即从自然与经济、人口与移民以及行政区划等方面分别阐述清代陕西三大婚俗区的形成原因。

    1.自然、经济因素是陕西婚俗区形成的基本条件

    从自然地理分区上考察,陕西全境从北向南分属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生产方式截然不同的经济区,从而导致了三大婚俗区的形成。

    (1)关中平原。关中平原土地平衍,沃野千里,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内,气温适中,虽降水略有不足,但境内纵横交错的河流弥补了这一缺陷,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清代这里是西北地区的*中心,政府对兴修水利十分重视。乾隆年间,在陕西巡抚陈宏谋主持下,关中共“凿井二万八千有奇”,并“造水车,教民用以灌溉”(《清史稿》卷307《陈宏谋传》),不久,关中的粮食生产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谷麦既多,价贱准售”的景象。相似的自然条件,相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关中地区的风俗接近中原地区,“冠婚丧祭悉遵会典”(《秦疆治略》长安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