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张贤亮:文革牛棚中的“
为一个男人的战争 秦王
为一个男人的战争 秦王
话符谶,论历代帝王兴起
郭嘉VS诸葛亮谁是三国乱
诸葛亮破坏国家统一的罪
最新热门    
 
王兴亮清末江苏乡土志的编纂与乡土史地教育

时间:2007-3-10 10:53:52  来源:不详
奢侈,游惰成习……惟草野农民尚有长厚勤朴、友助扶持之风,发挥而光大之,贤者之责也。”[12](第三册,第26课“风俗”)该书还在课文中把本地民俗的优缺点用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希望学生能对此有深刻认识,使优点“发扬光大”,把缺点“挽救化导”。民国初年《东台县bēn@④茶市乡土志》第4章“结论篇”,则明确提出“对于本乡土之希望”、“对于本乡土之感触”,表达了作者对本乡土各个方面的理想展望。

    三是注重向儿童灌输进化论思想,体现了非常强烈的爱国忧患意识。《最新通州地理教科书》开宗明义:“历史以人类进化为主义,此编亦本此只眼,教授时宜以前后比较,俾儿童知天演演争之概。”[8]《江苏乡土历史教科书》用史实来说明风俗习惯是随历史发展的,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求上进,改变江苏“其民日趋怯弱”的情况是可能的[13]。《江苏省乡土志·序》指出:“读何书可以救国乎?吟风弄月,无补于身心,泛论空谈,何益于国事?……况今之国势阽危,有过于昔日;……忧国者将何以措辞?其必有使人先知之致用之学,或必有根据于先知之学之言,然后可免空言虚矫、惘然无所适从之病,则民可以观,国可以兴矣。是书也,固无当然于先知之价值,且又限于一省之规模,自知其不能备识者求知之效用,聊供吾苏人偶一检阅,知所感奋。如油然兴爱吾乡土之情绪,晓然于苏省人事之足为,毅然肩负复兴民族、匡救国家之职责,则又编者企望中之意外收获也。”[14]利用乡土教材进行爱国教育的意图溢于言表。

    四是注重实业理念的教育。“实业救国”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这在乡土史地教材中也有反映。通州的学者就感叹当地“农学未兴,不选种子,不辨地质,不择肥料,故获不能加多,一遇歉岁,即仰屋而嗟。”[8](第28课“实业一”,第32课“实业三”)。铜山县的学者认为:“本境所产之物,如铁、铜、煤发达,未见甚盛,制造亦未及精良,故出境者少,……然水陆运道惟难,故商务亦较东南诸境为稍逊,自他境之运入本境者如煤油、洋纱及洋货销行为最多,而无运道无以利工商,故通商为第一要义。制造不改良,无利工商,故劝工为第二要义。”[15](第10章,第3节“商务”)《锡金乡土历史》指出:“蚕事纯乎自然,而于人事界上缺其研究,故丰歉无定率。虽其利足冠江苏全省,而近年则利为外夺,不及往岁多。至渔业、林业两项则尚未发达,是皆有志研究农业者所当设法以改良也。”[6](卷上第13课“(农业)续上”)泰州学者经过分析后认为:“泰地宜农圃,操是业者居多数,惜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