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湘江战役与二战四平:林
聂卫平打桥牌故意输万里
王泰平:外交官回国带的
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还
陆天明首次见邓小平:顾
陈亚平近代江南城市化市
王继平论辛亥革命时期的
黄爱平乾嘉时期的社会变
刘伯承与邓小平战场上的
任仲平中华民族的伟大觉
最新热门    
 
王卫平清代苏州的慈善事业

时间:2007-3-10 10:53:57  来源:不详
种需要。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苏州士绅顾如龙等募金在长洲县境内虎丘普济桥创建了普济堂。从时人何焯所撰《普济堂记》来看,苏州普济堂的建立固然是受到京师的影响,但与苏州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所谓“吴四达之会,地大齿繁,商贾行旅之所走集,其值流离困乏,待于赈赡者,宜不减于京师。又当积岁歉俭,土着之民亦失所者众。于是,陈明智之徒,将谋作普济堂于虎邱之半塘,使之有以保其生而缓其死。”〔6〕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苏州士绅吴三复又在吴县境内盘门外设置普济堂,专门收养病妇。

    普济堂的男女分置。普济堂而分收男、女,这可能是苏州特有的情况。民国《吴县志》卷三○“善堂”称,在吴县者为“女普济堂”,在长洲县者为“男普济堂”。但是,苏州普济堂于何时以性别划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康熙四十九年,虎丘普济堂初创时,“收养贫民略如京师堂制”。而据《清实录》雍正二年闰四月癸未条:“京师广宁门外,向有普济堂,凡老疾无依之人,每栖息于此”。由此可以测知,苏州虎丘普济堂初创时并未分别男女。从何焯长洲《普济堂记》中也不见虎丘普济堂只收男子的痕迹。乾隆三年,吴三复在盘门外创设“女普济堂”,专以“收养病妇”。估计从这时候开始,两个普济堂才有明确分工:虎丘普济堂专门收养男子,盘门外普济堂专门收养妇女。这在乾隆三十一年曹秀先所撰《虎邱普济堂增建屋宇记》中可以得到佐证:“惟苏郡向设有普济堂,一在会城,女子之贫而病者归焉。一在虎邱,男子之贫而病者归焉。”〔7〕

    普济堂的经营实态。苏州的普济堂虽然分属于长洲县和吴县,但它决不是只接受各县官府的指导。从普济堂的男女分置情况可以推知,两个普济堂的分工是由苏州府统一协调的。换言之,两个普济堂的收养对象是以长、元、吴三县为范围的。普济堂所得到的官方支助,也是来自驻苏州的江苏巡抚署,所置田产遍及苏州府属各县,有的甚至在松江府、江宁府境内。

    普济堂的创建者是地方士绅或地方有力者,即所谓的邑人、郡人。因此,开始的时候,它是作为民间慈善机构开展活动的。但普济堂创建不久,即得到了官方的支助。这种支助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费。虎丘普济堂创立后,得到朝廷表彰。康熙五十五年,康熙皇帝赐给御书匾额。乾隆二年,地方官府“奉旨拨给没官房价银,置田八顷四十四亩”。到同治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