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项苏云:郭青老师秘密护
乐黛云:我心中的汤用彤
外交风云:乔冠华智斗基
田纪云:我在国务院大院
田纪云:对外开放是怎样
二战风云:盟军轰炸德国
刘凤云、周允基清代满族
周允基  刘凤云清代房屋
刘凤云城墙文化与明清城
项苏云追忆皖南事变中牺
最新热门    
 
刘凤云明清城市的坊巷与社区——兼论传统文化在城市空间的折射

时间:2007-3-10 10:54:27  来源:不详
,是为大街,长二百丈,阔同上。”(光绪《潮阳县志》卷3)

    从建筑技术上看,我们还可以发现,在许多城市中,以中间高、两侧低的鱼脊型道路最为普遍,而且主要的街道还铺设了人行道,连京城附近的小城市通州“街道两边也有稍高的人行便道”(《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02页)。而从街道的材质来看,主要有两种,一为使用石材铺设,一为以土夯实地面,即为我们常说的土路。石材的街道以南京最多,特别是南京的官街,乃为一条宽阔的石板大道,这与南京曾为明朝建国之地有关。据记载,明朝初年,高祖朱元璋为修建南京的主要街道,不惜拆毁了历代的碑刻。对此,清人“钱大昕金陵石刻记序云,相传明祖营治都城,尽辇碑石作街道之用。窃意六朝三唐世次久远,唐灭残毁,理亦宜然。惟宋元与明相去甚近,自宣圣庙以外,绝无宋元之刻,其为洪武所毁无疑。”(《十二砚斋随录》卷3,见《清人说荟》二编)可见,大量有价值的历史碑刻被毁坏,已成为后人引以为憾之事。但从另一角度上看,这些石碑被用于地下,也使南京的石材街道位列全国之首。

    除了南京之外,其他大城市的主要街道也间有使用石材,如18世纪,英国人访华使团马嘎尔尼等人在经过杭州的主干街道时,看到“中心是板石铺路,两旁是碎石便道”(《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55页)。但在当时,不论城市大小,能够以石铺设的街道实在少得可怜。即使像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也不过只在通往城门的主干街道上铺石,以故时人感叹说:“街道除正阳门外绝不砌石”(阙名:《燕京杂记》)。其他城市的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土质结构的道路给城市居民带来的首先是路途高低不平所造成的行走不便,更令城居者甚感不便的是土质道路在风沙天气、阴雨天气对环境的污染。在明人沈德符笔下有这样的记载:“街道惟金陵最宽洁,其最秽者无如汴梁。雨后则中皆粪壤,泥溅腰腹。久晴则风起尘扬,觌面不识。若京师虽大不如南京,比之开封似稍胜之。但冬月冰凝,尚堪步履,甫至春深,晴暖埃浮,沟渠滓垢,不免挑浚。然每年应故事而已。”(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9,两京街道)遗憾的是,这种以土质道路为主而结成城市交通网络的状况,一直延续到近代才得以逐步改变。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技术的落后,但更主要的则是政府财政能力的低下所造成的,同时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