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孙中山一生三次到北京:
1960年夏天饥饿的北京:
轰炸东京:美国对“偷袭
埃德加·斯诺在燕京大学
哈佛燕京学社
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的汉
司徒雷登为燕京大学筹款
西方妇女与上海、北京谁
最新热门    
 
孙燕京略论晚清北京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特点

时间:2007-3-10 10:54:52  来源:不详
晚。1866年,总税务司署附设邮政,北京开始有近代意义上的邮政传递业务。东洋人力车则出现于庚子之后;第一条碎石路(南御河桥路)始建于1903年,一直到清末,北京陆续修建了88条、总长75公里的道路,然而,仍以土路为主。电话通于1903年,当时主要在宫廷及各王府,不过,次年就有了面向社会的公用电话。至于自来水更是到1908年才出现在部分街区。

新识见、新观念、新风尚建筑在新的生活方式基础之上。对大众而言,没有生活方式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就无缘产生。当上海城市生活初步近代化之时,人们先是受到强烈感官刺激,继而形成学西学崇洋趋新之风。许多文人笔记不约而同提到上海的变化“惊心眩目,应接不暇”。[31]接下来,对西洋文化的欣羡之情多了起来。看到上海租界的新闻纸、市政管理各种规章,晚会、舞蹈、赛马等活动,人们不禁啧啧称叹:“盖西人于游戏之中,仍寓振作之义,青年子弟籍此以舒筋力。”[32]光绪二年,一位从事艺术的文人写道:“订定饭后同看铁路……乘车过大桥,见老幼男女。纷至沓来。细阅铁路之制……余当未经得见之时,不知火车铁路如何奇异,定须大费工力,而后能成。今见其制造之法,亦不甚难,惟易于图成难于创始耳。现在规模粗具,火车尚属寥寥,将来必为装运货物之用也。”[33]光绪五年,江苏的一位长于舆地的学者游上海,先一日“购日本地球仪三厘,为高丈子上、龚文寿秋、莲侄买申昌馆书籍。”又一日,“至新报馆,订《西国近事报》一分,《新报》一分,托荔泉按月汇寄。”过了几天,他再次上街,“观印书籍……,谈及印字机一架祗五百元,大小铅字二副,约一千五百元上下。余意跃跃动,拟回时商诸同志。”[34]

与文人慨叹上海变化差不多同时,北京还是另一番景象。1866年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