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代湖南首富朱昌琳 竟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清代官场多有“潜伏”者
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的碑文
揭秘:清代曾有一次流产
清代性文化的严酷控制
华北大军演内幕:新中国
清代雍正朝的文字狱和“
中国战场的朝鲜义勇队:
最新热门    
 
清代华北农民生活消费的考察

时间:2007-3-10 10:55:44  来源:不详
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6~248页。)。因此,农民文化教育的落后,必然导致其文化素质低下,并在社会文化性消费中打上相应的烙印。

  (二)祈报活动。在教育不兴,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的华北农村,祈报等介于民俗与宗教之间性质的群众性活动,构成农民社会文化性消费的重要内容。各地无论经济是富裕还是贫穷,这类活动进行得都较为普遍。它们主要包括祭祀、祈祷、报赛等内容。

  祭祀分祖先和自然神崇拜两种形式。本区富家大户设有祠堂供奉祖先,一般老百姓多崇拜各种民间神和自然神。如直隶西宁县,“大族多立宗祠,设祭田,春秋拜扫惟谨。祭毕聚族宴祠中,风为最古。民庶或不能举,而颇属外祀,奉龙神极虔。村十余户,必建一祠,演戏献牲,各有常期。入秋则丝管彻四境矣。至于酬神许愿,又无时无之,大抵士人佞佛,愚民信巫”(注:同治《西宁新志》卷9,《风土志》。)。嵩县“其祭祀士夫故家皆庙祀先祖,……庶民颇忽于祀先恪事外神”(注:乾隆《嵩县志》卷9,《风俗志》。)。山西介休县, “隆于祀先,虽费而不惜”(注:乾隆《介休县志》卷2,《山川志》。)。 频繁的祭祀活动不仅耗财,而且不利于生产。河南鹿邑县,“佞佛之风,村民最盛。每岁二三月之间,荒弃所业,奔走寺观,燃香诵佛,杂沓成群”(注:光绪《鹿邑县志》卷9,《风俗志》。)。 迷信活动也妨碍水利工程的修建。本区水利失修,农田冬春苦旱,夏秋苦涝,老百姓宁可祈神求雨,将风调雨顺的希望寄托于天,也不凿井修渠,自主命运。如河南许州“岁旱祈祷多戾于礼,其尤甚者水浇孕妇,名曰浇旱魃”(注:道光《许州志》卷1,《方舆志》。)。 郾城县“天旱民间祈雨设厂迎神,鸣金击鼓,昼夜不绝。无赖之民手舞足蹈,诈称神降,号马匹群相尊奉,汹汹如狂,值天雨,则拥神游街演剧,报谢科敛财物,所奉之神”(注:乾隆《郾城县志》卷1,《方舆志》。)。新乡县, “每值久旱,官约诸绅设檀求雨岁褥三日,例禁屠宰,闭南城门,城乡亦多抬神求雨”(注:民国《新乡县续志》卷4,《风俗志》。)。 直隶怀来县,“岁值旱人带柳枝,用幡幢笙鼓迎龙神像,置坛场祈褥得雨乃止”(注:光绪《怀来县志》卷4,《风俗志》。)。山西武乡县, “遇旱灾长幼成群咸带柳枝幡幢笙鼓,迎龙神置坛场拜褥,得雨方止”(注:乾隆《武乡县志》卷2,《风俗志》。)。

  清代华北农村最普遍的社会文化消费是春秋祈报。传统农业靠天吃饭,旱涝悉听于天。因此,农家春天祈褥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后还要感谢老天爷的恩赐,由此形成农村中民间盛行的报赛习俗。据笔者检阅华北地方志,本区的报赛大约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在村庄里进行,采用的形式是聚餐、演戏等。如河南郾城县,“赛神招梨园其名伎剧者,最俚鄙*秽,民间尤尚之。百货俱集,男女杂沓,一村演剧,众村皆至,各招亲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