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一号界碑”见证百
关于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点
张学良家族在召唤 中国
史海回眸:近代中国错失
近代中国粮食危机:长沙
中国近代史上的粮食危机
1980年中美关于台湾问题
近代史上的“激进”与“
关于陈独秀“教授嫖娼案
蒋纬国口述:我来解答关
最新热门    
 
关于近代粮食亩产量的估算问题──《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读后

时间:2007-3-10 10:56:32  来源:不详
胡怀忻三宗,从1621—1640年,也就是明朝末年即已下降;徽州陈坑黄姓一宗,在乾隆中叶以前也已下降。<4> 赵冈先生过去曾有研究指出,中国的粮食亩产量从明末以来即已逐渐下降。<5>这些论点一致的“史实”,与本书的主结论──乾隆中叶后中国粮食亩产量下降<6> ──显然也不无矛盾。假若再把它前推几百年,是否也会得出相似的结果?这中间究竟存在着怎样一些问题和可能?……

    地主实收租额的下降,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近来的研究一般都把它与粮食亩产量的增减联系起来,实际上它可能还有着其他的原因。粮食亩产量的下降可能会引起租额的变化,但从一个较长时期看来,其幅度当比较小(如前引每年约1%即不是一个小数,第92页);从具体案例看来,实收租额下降的幅度是相当大的。例如1736—1775年,山东汶上县美化庄小麦每亩租额由5斗下降到2斗,豆类由3斗下降到1斗,杂粮由6斗下降到3斗;又如1821—1903年,安徽祁门夥县五家地主租谷实收指数由100下降到50左右(第124、100页),这就不是拿亩产量下降所能解释得了的。

    以上是分成租的例子,定额租册也许更能说明问题。定额租中有一类硬租,据书中所言实收租额没有变化(第93页);另一类软租佃约,虽名曰定额,却是要审度“年成”情况由地主酌量“让租”的。本书提供的从明末1621年到清末1900年的33件这类定额租册中,不但每册实收租额都在变动,而且波动幅度颇大。具体说来,在这33个案例中,有26个是负值,7个是正值。如按一定的可信度标准计,则有13—15个为负值,仅3个为正值,年下降率约为1%左右。其中大于1%的有∶夥县孙姓两家,徽州胡姓,休宁尚书公祀产(20余年下降了将近一半),夥县汪嘉祯(下降了三分之二),夥县思诚堂,夥县杆木丘吴庆余(30年间下降了一半多),休宁古涧公祀(下降了一半),徽州王廷显等(第115-122页)。

    除去某些当代经验,我们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指证这些租额下降的确切原因,正如本书也没有提出过一段古人直言当时亩产量降低的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