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代湖南首富朱昌琳 竟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建国初期女性流行穿什么
老战士口述:解放初期川
清代官场多有“潜伏”者
改革开放初期的艺术品拍
他们因何而奉献——也谈
改革开放初期的几场著名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的碑文
抗战初期 一团川军神秘
最新热门    
 
清代初期的人口数量和人口控制

时间:2007-3-10 10:56:37  来源:不详
成为一种通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增丁地方,官员可以“议叙”。对此,清廷曾有严格规定,务期足额、溢额。[39] 这种不顾实际情况一律对待的规定,对编审的准确与否,当然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说足额、溢额规定的安旨并不在于丁数的准确与否,那么就丁额的增加这一点来说,它也未能尽如人愿。对此,陆陇其即曾郑重提议,审丁“不宣求溢额”:

“……每遇编审,有司惟恐部驳,必求溢额,非尽庶富加于其旧,亦强以茕独无告充数而已。王成伪增户口,处处皆然。……职窃观直隶各州县,现在之丁,已不为不庶,但求无缺额足矣,不必更求溢额也!一审一溢,日积月累,不知何所底止?或果有丁盛而额溢者,宜命有司留为积谷之用,不必入额,如五年之内遇有逃亡绝户,即以此之溢补彼之缺,……总之宽一分在州县,即宽一分在穷民……”

应为“穷民”留有“余地”。[40] 黄六鸿也提出:

“……夫人丁视原额若干,不宜妄增。……若增辄千计,百姓世受籍丁之累,而千数之丁每届叠增,又安有穷极哉?”

岂可“竭泽而渔,不遗余惠”?[41]

像陆氏、黄氏这样的名臣、循吏所提出的方法,当时也在其他许多地方实行着。[42] 与必求溢额的做法相比,两种方法虽有优劣不同,但就人丁编审的准确与否这点来论,任何僵硬的事前规定,都不免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