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王学典语境、*与历史:
义和团运动的近代思想启
义和团 刀枪不入“之谜
义和团的悲剧
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
真的历史向我们走来-5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待 
论义和拳运动的社会成因
最新热门    
 
论义和团运动前后的李秉衡

时间:2007-3-10 10:59:43  来源:不详
劫一空,造成李秉衡的部队“采买无物,人马饥困”,加之“溃兵汹涌,莫可阻遏”,从根本上动摇了军心。因此,李军在河西务坚持一天一夜,被迫退至通州张家湾。8月10日,李秉衡给清廷上一奏折,请求援军,自己表示“竭殚心力,招集散亡,誓死前进”。(《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469页)8月11日,援兵未达而联军进抵通州,李秉衡遂服毒*。

  以上史实说明,李秉衡组织的战事,虽有胜有败,有得有失,但总的说来,他在国难当头之时能率兵冲锋陷阵,最后死在民族战争的第一线,说他“为百世罪人”,(《山东近代史资料》第三分册,第209页)无论如何也是不公允的。

  长期以来,在史家的笔下,只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领导广州农民抵抗英国侵略的林则徐,被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而参加过中法、中日、八国联军三次战争的李秉衡,在旧史家笔下是“祸国罪首”,在新史家笔下,则是“顽固派官僚”,且长期以来很少有专文论及此人。同样是抵抗列强侵略,结论却如此相异。我们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是评价一个人物的关键。因此,李秉衡抵抗侵略的思想和行动是不能全面否认的。

  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李秉衡与林则徐比较起来,二者在*立场上却有不同之点。众所周知,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跨入近代史的里程后,历史赋予中华民族重大任务:一是抵抗列强入侵,救亡图存;一是学习西方,变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这两大任务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缺一不可。林则徐既抵抗英国侵略,同时又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改革家。他反对侵略者的武力进攻,却不拒绝外国的先进技术;他反对英国的炮舰政策,却主张和外国平等往来。道光、琦善之流既是投降派,又是顽固派,而林则徐、魏源等既是抵抗派,又是改革派,因此,“伟大的爱国者”是当之无愧的。李秉衡从中法战争开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