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王学典语境、*与历史:
义和团运动的近代思想启
义和团 刀枪不入“之谜
义和团的悲剧
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
真的历史向我们走来-5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待 
论义和拳运动的社会成因
最新热门    
 
也评义和团的 排外 和迷信色彩

时间:2007-3-10 11:01:02  来源:不详

如何看待义和团运动中的强烈“排外”及迷信色彩,是两个旧而常新的议题。笔者拟就此作些辨析。

  正如以往某些论著所指出的那样,在义和团运动中出现过不少拆铁路、切电线乃至焚毁其他洋物洋货的现象,这的确是一种强烈的“排外”表现。但据此能否就断言义和团在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同时,还要根绝一切与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科学技术——这“不但不是革命、不是历史的进步,而是历史的反动和倒退”?恐怕不能。这种“新见”有意无意地贬低了义和团的进步作用。此说如能成立,所谓义和团救亡、爱国云云,岂不成了一句缺乏具体内容的空话!

  诚然,按逻辑推理,声光化电,机器铁路等东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若盲目反对这一切,无疑是文化低下,愚昧落后的表现,且意味着破坏新的生产力。但是,抽象的逻辑推理毕竟代替不了对问题的具体分析,实际情况要比推理复杂得多。对义和团“排外”理应加以详细考察,切莫不问历史时期和具体环境,简单套用现成公式,推论了事。

  严格地说,所谓义和团“排外”,乃是后人对其斗争特点的一种概括。义和团自身的提法是“灭洋”,不是“排外”。在义和团思想库中,“洋”这个概念是含糊不清的。用时人的话说,“凡关涉洋字之物,皆所深忌也。”这种笼统“灭洋”的提法固然难与“打倒帝国主义”划等号,但作为一种特定时期的产物,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到十九世纪末年,“四夷交侵,各求所欲”,堂堂“神明华胄”恰似一只任人宰杀的羊羔,被东分一块,西割一块,几近亡国灭种的边缘,这不能不使热血的中国人感到愤慨。基于切肤之痛,众多的炎黄子孙产生了“脱去洋人制压之痛”的迫切要求。洋之可恶,非灭不可,已成为当时国人的普遍思想动向。生活在那个时空环境中的“拳民”,只不过是在无产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