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用,对立互补,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君人南面之术来阅读的《道德经》与作为其他任何什么东西譬如宗教或者哲学的《道德经》很显然是不同的。也许我们不必过分地关注道到底是本原还是本体,也不必执著于那些千篇一律的分析框架,像宇宙论或者本体论、认识论以及辩证法或者相对主义等等。我们应该把道看作是老子要求君王们走的路,指导着他们如何面对百姓、世界,特别是他们自己。让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中,王并不是最大的,在王之上,还有地、天、道等需要敬畏和效法。我们不必把某些词汇(道、德、心、虚、无、有等)概念化或者神秘化,它们的意义其实非常具体,而且并不难于理解。这正是我在前面所说的“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可夺矣”的主要意图。
柔弱的意义
全部的《道德经》五千言也可以看作是对这个“柔”字的解说。柔弱指的并非某种实力,而是一种态度。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老子提出了以节制权力为核心的无为和自然的理论。这是“柔道”在统治术中的明确体现。
如果说老子所述主要的是君人南面之术,那么构成这个“术”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这应该是个很简单的东西,核心总是简单的,但和深刻并不矛盾。历史上很多人用很简单的字样来概括一个人或者一本书的思想,吕不韦主持的《吕氏春秋》甚至只用一个字——《不二篇》提到“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子贵兼”,都是很恰如其分的评说。因此,老子之道其实就可以用我们现在很熟悉的一个体育项目——柔道来概括。全部的《道德经》五千言也可以看作是对这个“柔”字的解说。
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道德经》 据说老子有一个老师叫常枞,他教老子的方式正是《道德经》一直强调的所谓“不言之教”。常枞只是张开他的嘴巴,人们看到的是已经稀疏的牙齿和依旧灵活的舌头。于是老子从中领悟到了“舌柔常存,齿坚易折”的道理。这个故事也许不是真的,但《道德经》所讲的与此并无二致。先看一下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人活的时候总是柔弱的,死后则是僵尸一个。充满生机的草木柔的可以随风摇曳,死后却是难逃的枯槁。老子从中看到的是:坚强只会导致死亡,柔弱才是生命的法则。既然如此,人为什么不放弃刚强呢?七十三章说: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