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老子之道:注重修养是做
老子对女性的推崇与尊敬
老子《道德经》的生态意
道法自然:老子最唯物的
景区立“最大老子像”网
老子动漫形象及故事大纲
老子智慧:天地不仁、以
老子智慧:“不开窍”也
老子智慧:天网恢恢、疏
刘兆英:谈老子一生重大
最新热门    
 
老子智慧:和谐、不争的道

时间:2011-07-19 11:55:28  来源:不详
受活动。],人人都有你学习的地方。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人有社会性,社会的主体是人不是物,要理解人、宽容人、善待人、容忍人。用广大恢宏的胸怀,用至爱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恩怨,老子教导要“和光同尘”,倡导“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只有道德完美的人,才方正而不伤害人,廉洁而不妨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耀人。有完好的德行[注: 师言:“德是下功夫,是有志于道;德在心里而行诸于外的就称为“ 德相 ”,譬如走路、行仪……都可表现出一个人的“德相”来。]入世随俗,与世人融合,随俗方圆,入世而不随波逐流,出世而不超尘,与世人同舟共济,融洽相处,并不断的完善规范自我,做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不自见故明”,对自己的认识和主见要一分为二,从多方面看,不能以偏代全,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可在生活实践中付诸实施,却要有一定的勇气和胆识,要正视自己的缺憾偏颇,它可以提高自我的认识,增强自己的勇气信心,使头脑明智清醒,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不自是故彰”,在生活中不要自以为是,要审视自己的看法感觉与现实和人们的不同看法有何差别,怎样根据现实吸纳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不要处处自以为是。因受多方面的制约,如社会的经历[注: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片名 《经历》The Experience/Tajrobeh (1973) 伊朗电影,35毫米,黑白,60分钟。],禀赋的差异,个人的修养,各阶层[注: 阶层是指出身于不同阶级的人,由于某种相同的特征而形成的社会集团,例如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分子,同一阶级里因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分成的层次.-jieceng]及社会地位的不同,有不同的个人认识和社会标准。不能没主见,也不能任意扩大,要有一定的限度,要使自己的认识成为社会公众的认识,要审慎沟通才会达成一致。如果自以为是,好事不但不能付诸实施,还会招来误解和麻烦,只有不自以为是的人才会彰显。


  “不自伐故有功”,自伐是自我吹嘘,自以为了不起,容易形成和别人的对立。这种心灵空虚用虚妄不实来取得人们的认可好感,就算是有业绩的,富商巨贾,名人学者也要深思慎行,平常的人更要脚踏实地地行功立业。


  “不自矜故长”,矜是傲慢,无论是外在和内在,对于一切都是有害而无利。傲慢必然阻碍个人的道德完善和进步,虽然有时能刺激人们的上进心和动力,可不能持久,给人造成的危害将不堪设想,只有不自矜的人才能事业有成。


  圣人不积 不争之德


  社会中的人法则是:为了生存,自然就有保护、防御[注: 防御是清各地驻防将军所属低级军官名。-fangyu]和争的功能,在现实生活中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就要争取。争是自然的法则,是不用专门学习的天性,任何动物和生物都有这种能力,是本能,没有什么异议。现实社会提倡竞争,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老子在《道德经》中教导我们不争,“不争”的对立是“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