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道德经》第五十章学习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学
《道德经》第六十章学习
《道德经》不玄妙、老师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学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学
《道德经》——新时代的
道德经第十一章,有无相
马云读《道德经》:明明
《道德经》三味——做人
最新热门    
 
《道德经》可解决当代中国的三个迫切问题

时间:2015-05-10 11:21:24  来源:不详

    让优秀传统经典哲理与当代文明相结合,其意义不仅是弘扬中华文化,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当代的发展方向更明确,文明步伐更坚定。《老子》(道德经)经典中几个深层次的哲理,可加深对当代信仰与理想、创新战略化、主动反贪腐的认识与理解。

    一、信仰问题

    信仰,是感性与理性的优化结合。人们信仰科学,信仰真理,正如共产党员信仰辩证唯物主义,因为它是科学的。这是一种社会的正能量。然而,从客观实际上看,在信仰问题上,如果感性成分与理性成分结构不合理,比如对某种信仰感性因素过浓,理性因素太弱,就会转化为“崇拜”,以致迷信。

    在信仰问题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其对象是具体人、物、神(上帝);一种对象为思想、概念、精神、规律。中国传统社会有崇拜多神的现象。中华传统哲学比较偏向信仰思想、精神方面。《老子》这部哲学经典,论述的是“道”,认为道是“先天地生”“为天下母”“象帝之先”“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它是宇宙的本源、本质、归宿。“道废则伪出”,“无为而无不为”,“道”是不能违背的(无为),只有“无为”(不违背规律)才能“无不为”(大有作为)。WWW.lsQN.cn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也说过:“朝闻道,夕可死矣。”把道(规律)放在最崇高的位置上。因此,当代著名学者王蒙认为,这是一种“崇拜主宰着宇宙和人生的本质、概念、规律、道理;而不是崇拜特定的神格化的人或人格化的神”。(《老子的帮助》王蒙著,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330页)《老子》这一哲学思想,正是当今人[注: 今人 拼音: 解释: 现代的人;当代的人。-jinren]们信仰科学、信仰真理、信仰客观规律的深层历史文化渊源,对当代文明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创新驱动

    当前,我国正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根本战略。这与《老子》这本传统经典有什么关系呢?有些学者认为,传统文化偏向保守,对创新问题论述甚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老子》作为传统哲学经典,是一本从深层次研究辩证创新问题的伟大著作。

    从《老子》中可以领悟到,辩证规律本质是新生规律,创新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有无、阴阳、虚实、乾坤……的结合、冲和,使宇宙万物不断新生与发展。辩证的世界就是一个不断新生的过程。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让我们明确了能按“道”(客观规律)去发挥人的能动性,就必然是创新的进程。“反者道之动”是对客观辩证法的表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