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没有相关历史名人
最新热门    
 
陈鼓应:道家为中国哲学注入了四种精神

时间:2016-02-18 22:54:10  来源:不详
sp; □:天道、人道贯通呼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我们似乎觉得,老子谈天道多些,而注意力更多地落向人道;庄子谈人道多些,其注意力则倾向于融入天道。

    ■陈鼓应:这个很有意思。中国哲学用《史记》的话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一个讲空间的扩展,一个讲时间的绵延,拉开无限开阔的时空维度。老子“推天道以明人事”,他谈人道都从天道推演出来,为的是扩大人的思想视野。比如《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广大而虚空,像风箱一样中空,风箱一鼓动,创造因子就涌动起来。道体是虚的,所以心灵也要虚静。空灵的心境才能照见多彩的世界,人要有开阔的心胸、开放的心态。

    老子讲“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还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等等,都是天道推演人事的思维方式。罗素说人类有两种意志,创造的意志跟占有的意志。老子主张人道效法天道,就是要发扬创造的意志,收敛占有的意志。老子说的“为无为”,就是不专权,不集权,不滥权。黄老学派主张各司其职,经济、法律、教育、财政、卫生等等,各自按照自身规律良性发展。

    《老子》五千言是“救世之书”,实际说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一种人间社会的关怀。老子偏重治国,而庄子偏重治身,他从个体生命出发,注重养形、养神。庄子推崇精神境界,人的形迹很小,但是心很大。他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文学的想象力,描绘鲲鹏展翅的壮阔景象,借形的巨大,衬托心的宽广,所以说逍遥游的主旨是“游心于无穷”。

    老子“无为”,庄子“游心”,这是老跟庄在内涵上的重要差别。《老子》书中讲“无为”有12次,除了“道常无为”,其他都是从政治角度对管理阶层提要求。《庄子》书中“心”出现了180多次,主要描写由封闭的心灵到开放的心灵,敞开精神空间。

    庄子不给中央领导写建议书,不帮着出谋划策,也不参加写作小组,他就是平民知识分子,表达民声。老子向领导阶层说话,庄子则转向个体生命,使人思想开阔、精神自由,进入自适自得的生命状态。庄子讲“无为”三次,也都是这个意思,他很少直接谈现实政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