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余志鸿:咬文嚼字改善社…
新规范汉字表全是简体 …
新教材增加梁实秋等作品…
史灿方:复兴母语文化的…
两岸语文工作达四共识 …
调查:多数网友最难忘的…
大跃进及文革时期语文教…
求索语文教育的基础
语文教育:创新之路怎样…
考生用古文字写作文续:…
最新热门    
 
语文课文应该怎样选? 为何不爱学鲁迅文章?

时间:2009-8-20 11:52:06  来源:不详
年变迁:从政治挂帅到人性追问》,文章系统梳理了60年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脉络。当中,有几个时间点对语文教材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9517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和1953年经改编出版的语文课本,都强调从各个方面反映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除旧社会所用的国文课本里的封建的、买办的、西斯的思想内容,用革命思想教育下一代;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8年秋编辑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和鲁迅同时期的名家几乎“集体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反映和歌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作品,语文教科书几乎成了时事宣传手册;“文革”期间,各地语文课本普遍的选文标准是“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选读“文革”的好文章和革命作品”,这样,各地的语文课本不可避免地充斥着 “语录加批判”式的文字;1978年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在三篇政治内涵课文之后,紧接着的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技、自然、社会的内容,并通过简单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的教育;2000年发布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之外,特别强调了“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从过去几十年来语文教材选用内容的变化中不难看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语文教材背离了 “语文”的真正含义,成为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因此,教材所选用的内容过于单一,站在语言、文学以及教育、教学的专业角度来考察,并不适宜选入课本。

 

  人文精神的回归

 

  人教版语文教材选用梁实秋的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被许多人以惊喜来形容。尽管他们并不知道这一惊喜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发生了。而令他们感到兴奋的原因是,梁实秋名字的出现,可以被视为语文教材改革的一次突破性信号,语文教材的选用视野更宽阔了,意识更开放了,更多具有语言性、文学性的作品将会入选正统教材,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更多样更高水准的文本。对此 ,有普通教师在网上发表感想说:“梁实秋文章首次入选语文教材,意味着社会理性的勃发,反映的是教育理念的日渐透明和开放。

 

  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批评家和翻译家。然而,由于他主张“文学无阶级”,反对将文学作为政治工具,曾经多次与鲁迅等左翼作家发生论战。一直以来,梁实秋与鲁迅总是被视为处于完全对立面的、代表不同阶级发言的作家。以往的语文教材过分强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