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伊协号召为玉树地震…
“首届中国密教国际学术…
泰国公主诗琳通关切中国…
没有了洋相百出的文化考…
“10年影响中国图书榜”…
二○一○中国(无锡)吴…
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抗震救…
第二届海峡论坛闽台佛教…
台退役将领走进少林寺 …
最新热门    
 
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意识与情怀——汪涌豪教授在德国孔子学院的讲演

时间:2010-4-20 14:15:50  来源:不详
大夫写了一篇《论逃户》,称“汉人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蚕织而衣。凡所以养生者,不地著则不得也。故安先世之田宅,服先畴之畎亩,守前人之世业,十世百世,非兵革易代,掳掠驱逐,则族坟墓,恋乡井,不忍移徙。此汉人之恒性,汉人之生理,古今不易者也”,又直斥人背乡井,弃世业,抛掷百器,远离亲戚,“此岂人之性也哉”,将中国人为何“安土重迁”的原因说得再清楚不过。如果有人悖此而行,就会受到习俗的排斥,甚至官府的惩治。因为在各级官吏看来,这些人远离故土,没有本业以维持生计,又没有家人羁縻与牵绊,是最容易不把道德声誉放在眼里,也最容易惹祸,沦为不守法令的盗贼与巨魁的。所以,通常好以治下无不业的“客寄”、“浮脚”,作为自己政绩的证明。

   

    说到这里,相信各位一定会想到孔子讲的“父母在,不远游”了。确实,这种不离弃父母远走他乡,也是出于对宗法社会人伦血亲和礼义孝敬的遵奉。因为所谓“宗”,依《说文》的解释就是“尊祖庙也”,汉字的书写从“门”从“示”,“示”谓神,“门”谓家。自周天子行“家天下”,《周礼·大司徒》就明载“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孔子既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又努力学习周礼,“入太庙,每事问”,自然也恪守此规范。当然,“不远游”不等于绝对不让人出门,只是说,当你一定要外出,对父母必须有一个妥善的安顿,自己则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方向,不然无目的地游荡,会徒增父母的困扰。是所谓“游必有方”。

   

    至于为避乱、逃灾、求仕、谪居和从军,种种现实的原因,使得中国人更不免经常要离开乡土。尽管如此,他们全部的情感与想象仍会留在自己的乡土,他们感觉中最好的人事也仍然是乡人与乡情。这一点,对今天更乐意周游世界的各位来说可能比较难理解。还有,你们都不愿做所谓的“困守者”,更愿意领略与自己不同的生活,并乐意与不同生活中的人交朋友,你们的说法是,“有友谊的地方就是故乡”,甚至认为“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人总会遇到故乡”。我所喜欢的瑞士作家马克斯·弗里施(MaxFri sch)就这样说过。但中国人不这样,只要你有留意,乃或与中国人有交往,你就知道,尽管他们也追求并珍惜这种友谊,但乡土的一切仍无法代替。所以,通常是这样,当他们离家越远,心反而贴得更近。

   

    德国著名的社会哲学家赫尔曼·凯泽林(Hermann Keyserling)97年前就到过中国,在《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中他记录了自己的感受: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的农人能给人如此纯真又如此亲近土地的印象,“当他们死去的时候,他们又带着童稚般的信赖归于那对他们是真正的母腹的大地”。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不到60岁的生命,有一半是在中国度过的,对此也印象深刻,在《中国经济心理》一书中他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感到他的根扎在家里,不管是在遥远的异国受苦受累,还是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商旅迢迢,他都是父母之族的一份子”。这些与更早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真正的中国人》中所说的“中国人是一个酷爱自己家乡的民族,虽然他们许多人漂泊流落于世界各地,忍受种种饥寒交迫、虐待凌辱和艰难险阻,但他们也仅仅是漂泊流浪而已。他们最热切的期盼和刻骨铭心的追求,就是最终要回归故里,与自己的家人安度晚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百年之后,他们要与自己的先祖们归葬在一起”,完全一致。中国人管这个叫“狐死必首丘”,“越鸟朝南枝”。

   

二、深切的践履与经典的表达

   

    王昭君以一弱女子挺身而出,自请远行,就此结束150年的铁血战争,并为以后留在中国的匈奴人融入农耕文明创造了条件,这样的见识与勇气足以媲美唐文成公主。但是所有这一切古人都不去写,他们全部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