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伊协号召为玉树地震…
“首届中国密教国际学术…
泰国公主诗琳通关切中国…
没有了洋相百出的文化考…
“10年影响中国图书榜”…
二○一○中国(无锡)吴…
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抗震救…
第二届海峡论坛闽台佛教…
台退役将领走进少林寺 …
最新热门    
 
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意识与情怀——汪涌豪教授在德国孔子学院的讲演

时间:2010-4-20 14:15:50  来源:不详
远离故土这一点上。

   

    这里我们引到了诗。法国人埃尔韦·圣·德尼侯爵(LeMarquis d' Hervey-Saint-Denys)是将中国诗介绍到欧洲的先行者之一,他通过中国诗得到的感受是,所有中国人身上都有一种特别的倾向,那就是“对家乡的眷恋和思乡的痛苦”,这种倾向在别的民族中没有这么根深蒂固。保尔·戴密微(Paul Demieville)出版过《中国古诗选》,在该书导言中也说:“不论是解甲的士兵,还是退休的官吏,最后都要重归恬静的故乡”。英国人阿瑟·韦利(Arthur Waley)甚至说,“倘若说中国诗歌的一半是关于别离的,这话并不过分”。他们的阅读经验,都可以和上述凯泽林等的文化观察相对照。

   

    为了加深各位的印象,我以昭君出塞的事情做例子。汉元帝时,宫中女子王昭君主动请求去匈奴和亲,前后嫁给两代单于,是为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段佳话。以各位的认知,大概都会为她庆幸,因为据《后汉书》记载,她入宫数年,都没能见到皇帝,正积悲怨,现在有机会摆脱深宫的凄凉,享受尊荣和爱情,真是喜事。但中国人不这么看。他们因王昭君从此再不能看到长安,远离故土,而认定这根本不是什么幸福。所以,自南朝以降,历代诗人都怀着同情,一个劲地替她抹眼泪。如杜甫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王安石有“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等等。

   

    其实,和亲一直以来就是汉朝的国策,特别是因武帝晚年虚耗国力,汉朝已无力再承受大规模的战争,即使昭、宣两朝短暂中兴,也不足以挽回颓势。而在另一边,匈奴因为内斗分裂成南北两部,鉴于乌桓等东胡部族的崛起,自己与中原的互市中断已久,国贫民困之下,想到用朝觐、质子、贡赋甚至和亲等办法,内附为汉朝外臣,也是势所不得不然。此时,王昭君以一弱女子挺身而出,自请远行,就此结束150年的铁血战争,并为以后留在中国的匈奴人融入农耕文明创造了条件,这样的见识与勇气足以媲美唐文成公主。但是所有这一切古人都不去写,他们全部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其远离故土这一点上。一直到明代,名诗人李攀龙的《和聂仪部明妃曲》还在感叹:“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这样的代人立言,在在可见古人乡土意识的强烈。

   

    王昭君的诗都是别人替她写的。大诗人李白各位一定更熟悉,我们再看看他自己写的诗是如何更集中、更典型地体现中国人的乡土情怀的。李白出身在中亚的碎叶,即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托克马克附近。当然,也有说是出身于条支、大食、焉耆或长安的。5岁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江油。自23岁出蜀漫游起,就很少待在家里了。先是南到广东苍梧,东涉溟海,西入长安,北上太原,隐居于湖北安陆和山东徂徕山。在经过中间一段短暂的入朝经历,赐金放还后,又再游齐鲁吴越各地,并北上幽燕,一直到晚年客死当涂,就是今天安徽的马鞍山,可谓一生都在异乡漂泊。据清代为《李太白集》作集注的王琦说,他出蜀后“绝无思亲之句”。此外,他一生四娶,对家庭也没尽过什么责任。所以日本学者笕久美子(KAKEHI kumi ko)女士在《李白结婚考》一文中,称他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身为一家之主,或作一个丈夫,他让人指望不上,靠不住。

   

    他为什么每次都不能带夫人一起走呢?人们找不到确切的史料说明,于是按中国著名学者陈寅恪《李太白氏族之疑问》的提示,认为可能与他出身西域胡人有关;再结合同时代魏颢《李翰林集序》中对其特异形貌的描绘,以及他给两个儿子所起的迥异于中土的名字,断定他自小缺少中华文明的熏陶,所以才这样不以离乡背井为意。然而有意思的是,正是这样一个人,写出了今天为所有远离乡土的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名作《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正如另一位日本学者松浦友久(MATSUURA Tomohisa)说的,其实,他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