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吴冠中留下了怎样的精神…
任国征:从《出塞》解读…
解读李商隐诗中奥秘——…
观音菩萨是怎样随佛教一…
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三…
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二…
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一…
李汉秋解读端午节来源及…
李汉秋解读端午节来源及…
李汉秋解读端午节来源及…
最新热门    
 
怎样解读《论语》?——从《乡党》篇末章注解说起

时间:2010-6-30 11:36:21  来源:不详
  如上所说,该章实际上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这一条线。《论语》中的许多篇章,都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本是孔子学说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面向,也是孔子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这就是孔子和儒家的天人之学。不过,在《论语》中,大部分篇章,都是以谈话的方式表达其思想。只有该章却是孔子亲自走进山中,直接面对自然,与自然界的生命正面接触,在亲身感受中发出的感叹。其中既有行动,又有言论,生动而具体地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感情,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雉鸟是自然界的生命之物,很有灵性,反应敏捷,看见人的脸色一动,便警觉地飞起,在空中盘旋,然后集落一处。这是对前两句话的唯一正确的解释。该章描写最精彩之处是“翔而后集”。雉鸟环视之后为何又落在一处呢?显然与人的活动有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合理的解释只能是,经过环视之后,看到孔子师徒并无害鸟之举,不是捕杀、伤害它们,而是一种很友善的态度,因而有安全感,于是便集落一处。就在这时,孔子也受到深深的感动,于是便说出“时哉时哉”的感叹。这是一种诗意般的感叹,表达了孔子的真情实感,即人与山鸟之间,有一种生命的内在联系,处在相互交流、友好相伴的关系中。不仅鸟儿不再惊恐,在人面前自由自在地饮啄;人也从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由衷地发出感叹。

 

  这正是孔子所向往的生活。被后代传颂的“吾与点也”(《论语·先进》,24章),就是表达他的这种心愿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23章),也是以自然界的山水为精神家园的。“时哉时哉”的感叹,就是身处自然之中,与自然界的生命直接交流之后发出的内心表白。子路作为孔子的弟子,领会到孔子的意思,便立即拱拱手,表示对雉鸟的敬意,绝不是前引注家所说,“失孔子之意”,以雉鸟为时令之物而捕杀之,以供孔子食用。

 

  “时哉时哉”的感叹,有很深的意含,需要深刻体会。我认为,至少有几层含义。一层含义是,雉鸟在山梁自由自在地饮啄,既有水可饮,又有食物可啄,可谓得其所,得其时。这是就自然界的生命本身而言,有自己的栖息之地。另一层含义,也是最重要的含义是,雉鸟遇见孔子师徒,而孔子师徒并不是捕杀它们,而是欣赏、赞叹它们,它们可以放心地饮啄,故来得正是时候。这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写照。但是,还不止此。对孔子而言,遇见雉鸟,更是一种难得的机会,能够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快乐,体验到生命的意义,故来得正是时候。这样看来,“得其时”是相互的,对雉鸟而言是“得其时”,对孔子而言更是“得其时”。子路的拱手,除了表示敬意之外,还有报答之意。从这里引不出“人不得其时”的结论,也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前引注家解“时哉时哉”时,认为子路以雉鸟为时令之物而捕杀之,这个解释很难成立。但是,捕杀雉鸟之人是有的,捕杀雉鸟之事也是有的,注者之所以这样注解,说明在那个时候,确实有人经常捕杀雉鸟。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的感叹和子路的举动,就更加重要、更有意义了。它告诉我们,人应当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与自然界的万物相处,是古今人类所面对的共同问题,今天如此,古代也如此。这实际上就是生态哲学的问题,只是这个问题在今天更加突出、更加尖锐罢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孔子的感叹并不是对“人不得其时”的人间遭遇的感叹,或不仅仅是这样的感叹(如果能从中引出这种结论的话),而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由衷的感叹。这正是该章的意义所在。

 

  如果进一步追问其更深层的意义,那么,该章所表达的,是孔子和子路对生命之所以有敬畏,是由于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和尊重。自然界的生命,有没有自身的内在价值?有没有生存的权利?在当今社会,人们才开始提出这个问题(远不是所有人,包括学界)。但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不仅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该章的文字就是最好的记录和说明。诚然,孔子并未提出“生命价值”这个现代概念,但是,他的言行却包含了这样的内容。如果不是出于对生命价值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