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吴冠中留下了怎样的精神…
任国征:从《出塞》解读…
解读李商隐诗中奥秘——…
观音菩萨是怎样随佛教一…
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三…
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二…
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一…
李汉秋解读端午节来源及…
李汉秋解读端午节来源及…
李汉秋解读端午节来源及…
最新热门    
 
怎样解读《论语》?——从《乡党》篇末章注解说起

时间:2010-6-30 11:36:21  来源:不详
肯定和尊重,孔子为何发出这样的感叹?子路又为何向雉鸟拱手呢?孔子的感叹,是对生命不受人类残害而自由生存的感叹,子路的拱手,则是对孔子思想的最好注解。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其前提是必须承认,自然界的生命,有自身的内在价值。

 

  我的这种解读,并不是“过度诠释”或“离题发挥”,而是有根据的。举一个例子。孔子说过:“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23章)又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33章)“德”是一个价值范畴,指德性、品德。人有德,这不难理解;骥是动物,能行千里,但孔子为什么不称赞其力,而是称赞其德?怎样理解?是不是因其有力,才有德?不是。孔子的意思是,骥即马是有品德的,是通人性的,因而是值得尊敬的,人类不能将马仅仅当作工具来使用,要当作人类的朋友来对待。马是如此,雉鸟也是如此,推而言之,动物都是如此。这是孔子学说题中应有之义。孟子和宋明儒家,对此很明确很丰富的论述,应当是对孔子学说的重要发展,并且成为儒家学说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再回头看看以往的《论语》注解,倒是皇侃对“雉之德”的描述,有独到之处,也深得孔子之意,可惜他并没有完全理解孔子的思想,沿袭了何注,将本来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彻底扭转到人事问题,作为自然界的生命的雉鸟,在这里只起到做比喻的陪衬作用,失去了对人类的应有价值和意义。朱熹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有可能回到原点,但是,由于受旧注的影响,仍举棋不定。这说明,如何解读《论语》,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至于这些学者为何做出如上的注疏,除了前面的分析之外,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不过,这是另外的问题,这里就不讨论了。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