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首次面向全球华人 中国…
国际杰出青年禪学营 全…
全球最大翡翠弥勒佛像“…
“汉语热”全球升温 海…
迎奉全球最大翡翠弥勒佛…
实拍全球首家六星级骨灰…
全球难民人数高达4千3百…
天水南郭寺“春秋古柏”…
18富豪选妻全球5万人报…
全球举行世界难民日
最新热门    
 
全球化时代通识教育的困境——刘东教授在北京大学的讲演

时间:2010-8-4 11:35:26  来源:不详

尽管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可是对于具有不同文化和母语的人群而言,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去编写同一种通识教本。短期来看,首先必须在中文世界里,设计出既符合文化传统、又符合世界潮流的通识课程。长远来看,作为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标,则需要在持续的文明对话中,经由艰苦而平等的商量与研讨,共同制订出多元一体的、全球化时代的人类通识,那通识必须建立在各民族的国学(包括西学)之上,而保证它们既相互重叠、又各有侧重。

   

讲演者小传

 

刘东

   

    1955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198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1991至2000年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研究员,2000年至2009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9年7月至今,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并任国学研究院副院长,主持《王国维纪念讲座》。

   

    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比较文学与国际汉学,著有《西方的丑学:感性的多元取向》、《浮世绘》、《刘东自选集》、《理论与心智》、《用书铺成的路》、《道术与天下》等,主编有《中华文明读本》,译有《马克斯·韦伯》、《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卢梭·康德·歌德》、《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等。

   

一、通识教育原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不断有人在鼓吹西方教育的“通识”或“博雅”,似乎中国人天生就喜欢分科,天生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似乎只有通才和全才教育,才是西方如此成功和一直成功的真正秘诀。

   

    近来国内媒体上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尽管我国各大名校陆续成立了国学院,但面对体制上的难题,在究竟如何施展教学方面,它们竟全都束手无策,因为在教育部的分科体系中,根本就没有“国学”二字的学科代码。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