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首次面向全球华人 中国…
国际杰出青年禪学营 全…
全球最大翡翠弥勒佛像“…
“汉语热”全球升温 海…
迎奉全球最大翡翠弥勒佛…
实拍全球首家六星级骨灰…
全球难民人数高达4千3百…
天水南郭寺“春秋古柏”…
18富豪选妻全球5万人报…
全球举行世界难民日
最新热门    
 
全球化时代通识教育的困境——刘东教授在北京大学的讲演

时间:2010-8-4 11:35:26  来源:不详
    一方面,相对于文、史、哲这样的学术分科而言,国学的覆盖面似乎是太普泛了,人们怀疑世界上怎么可能有“样样都懂的专家”。然而另一方面,又不断有人在鼓吹西方教育的“通识”或“博雅”,似乎中国人天生就喜欢分科,天生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似乎只有通才和全才教育,才是西方如此成功和一直成功的真正秘诀。

   

    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在“国学”名称下的种种说法。按照我的理解,“国学”是西学背景下对民族学术文化的总称;西学在经历现代化之后出现了严重分化,中国文化又在不断地西化中被外来范畴所割裂。作为对中国教育体系过于西化的反弹,“国学”恰恰代表着中国通识教育本身。尽管这种意义上的“国学”与眼下太过西化的教育体制格格不入,我们还是必须澄清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当中华文明还像是个正常文明的时候,通识教育原本正是其教育的主要内容。

   

    的确,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之初,不管中华文明缺乏什么,也绝不缺乏通识教育。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说道:

   

    “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

   

    也就是说,至少是按照严复的判断,相对于具有专业钻研精神的西方人而言,当时的中国人,反而是更偏向于通识、通才和通人。

   

    不过,除了像严复那样的留洋学生,当时的中国学者,非但不会觉得这种“中国夸多识”有什么不好,反而会以此种通识为荣,因为历史上的大儒,从孔夫子到朱熹,从王夫之到顾炎武,早就为他们树立了这方面的榜样。即使到了今天,我们还能从钱穆当年的文章中听到这样的历史回声:

   

    “中国学问经史子集四部,欧阳修已一人兼之。其实中国大学者尽如此。中国学问主通不主专,故中国学术界贵通人,不贵专家。苟其专在一门上,则其地位即若次一等。”

   

    可见,我们的文明在权衡价值与效率时,宁愿要通儒的人格,也不要专家的机心。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好;事实上,反观全世界任何延续至今的正常的古代文明,也一定是以通识教育为先的。因为任何文明需要自我赓续,一定要让已有的文明成果被广泛接受,否则它们就无法进行大体不走样的自我复制,其教育目的就会谬以千里,其文明就会日趋式微,也就很难被后人所知了。

   

    回顾严复“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这一断然的二分法,终究感觉其太过于简单化了。以壁垒森严的空间结构,严复固化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别,而不知从充满偶然性的历史语境中,突显对于全体人类的真正挑战:古代人类文明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到了近代文明才出现了问题。其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