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佛教 >> 正文
大艺无峡 精彩对话(图…
对话学者王学泰:庙堂很…
教宗本笃十六世接见非洲…
范曾与新儒学代表杜维明…
“中华军魂”走进中科院…
对话莫言 左手小说右手…
对话莫言 左手小说右手…
利玛窦是对话及传教的典…
“基督信徒恐惧症”应该…
温总理对话网民观感:读…
最新热门    
 
坦诚对话共觅“两岸和平发展路径”(组图)

时间:2010-5-4 10:22:51  来源:不详
政党采取“外交休兵”的政策,在国际关系上不再搞“金钱外交”,也不再跟中共互挖墙角,可是在非政府组织(NGO)的参与却更加困难。在“主权共用”的原则下,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难题?

  国家球体理论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国深因此综合大家的论点,介绍了他的“国家球体理论”。他说:目前两岸的现况是“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就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一样,其实只是两个政府。依照他的“国家球体理论”,两岸应当抛开统、独议题,对内不再谈主权问题。至于对外如何讲主权,大陆要想在国际上宣称代表台湾,则必须透过双方的政治协商,“一中同表”,用“第三宪”来排除制度性的障碍,解决“两岸共同治理”的问题。至于“两岸共同治理”的法制化,则必须用“两岸和平协议”来具体落实。

  针对这个问题,饶戈平表示:“一个中国”原则,在大陆有“变”与“不变”的部份,是随两岸关系情况的发展而调整的。他所说“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目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来并不一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双方在国号、国旗、政体方面,都可以谈。他认为:大陆“一国两制”的提法在台湾被妖魔化了。早期大陆确实是采取“单一制国家”的思维,把两岸关系想像成“中央”和“地方”。后来体认到台湾和大陆双方政治体制大不相同,所以提出“一国两制”的主张,提供一个空间,让台湾和大陆可以保留自己的制度,用和平方式来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6]

  对“中华民国宪法”的态度

  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主任孙哲表示:大陆因为发展太快,面临了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目前大陆的政策是对内建构“和谐社会”,对外争取“和平发展”,跟台湾签订“和平协定”,希望能够打造“和谐世界”。目前,大陆并没有急到要马上谈“统一”问题,但是希望为下一代作准备,希望两岸领导人能够学习邓小平的胸襟,促成两岸和平演变,大陆不断进步,台湾也能富强安乐。

  王振民教授表示:张亚中教授所提的“一中三宪”,未来由双方协定所构成的“第三宪”是可以郑重考虑的。两岸对于“两宪”原先是“互不承认”,现在是台湾方面“单方承认”大陆的宪法,大陆方面则相对保持“沉默”,“沉默”而不是“默认”。王振民教授并称,是否要接受“中华民国宪法”为一个“宪法性文件”或者接受台湾的“宪政秩序”,视台湾为一个“宪政实体”,他个人认为很值得研究,他相信,胡锦涛一定能够登高望远,审时度势,以更务实的思维,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以更远大的眼光和智慧来解决问题。

  “如何与草根联结”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许世铨表示:两岸签订和平协定是个高难度的问题,不可能在一、两次会谈中,就将所有的问题全部厘清。一定要经过不断地反覆讨论,才能够逐步破解难题。将来我们必须面对的更大难题是:如何在岛内达成共识,使两岸统合成为主流意见?因此,他鼓励“两岸统合学会”继续努力,做出成绩来。因为有成果,就有信心;没成果,就不会有信心。

  张亚中教授表示:现在台湾社会已经塑造出一种不敢谈“和平协定”与“军事互信机制”的气氛,“两岸统合学会”所要作的工作,就是争取话语权,对台湾民众进行教育。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周志怀也表示:张亚中教授所提的“两岸和平协定”草案虽然是民间版本,可是它为未来的“官方版本”提供了一个基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签订“和平协定”之前,必须先对两岸人民进行教育。两岸知识菁英,在“坐而论道”之余,还必须考虑如何跟草根联结。不只要改变台湾的民意,也要改变大陆内部的想法,因为大陆民众从小就是接受这个教育,必须重新学习如何面对历史与现实。

  [7]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从去(2009)年六月以来,“两岸统合学会”总共召开了三次有关“两岸和平”的研讨会。每次研讨会都由我担任总结报告引言人,因此,每次研讨会我都很注意倾听每位与会者的发言,也觉察到这三次会谈的气氛变化,有如“倒吃甘蔗,渐入佳境”。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又说:“唯天下至诚为能经论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本”,尤其是在第三次的“本栖会谈”,我深刻体会到来自两岸三地的知识份子,都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坦诚相见,将两岸签订“和平协定”可能遭遇到的难题,一一拿出来讨论,共同找寻“两岸和平发展路径”,对于未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