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朝鲜”由朱元璋赐名:
揭秘明初朱元璋的“空印
狠毒变态明太祖:朱元璋
中国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
朱元璋严刑好杀的恶果:
朱元璋为何不愿承认刘伯
朱元璋留下悬案:锦衣卫
朱元璋剿杀“天下第一富
传奇谋士之死朱元璋为何
朱元璋当年为何鼓励嫖娼
最新热门    
 
朱元璋杀贪官:将一个活人的皮剥下来

时间:2010-2-4 14:31:26  来源:不详
自审问,便由主公发落。”

朱亮祖被五花大绑押到朱元璋面前,还是站立不跪。

朱元璋道:“将军实是当代少见将才,不仅武艺绝伦

,将生死置于度外,使我佩服。然而太平一役降我复叛,又杀我兵士,伤我大将,今日为我所擒,尔将何如?”

朱亮祖答道:“生则尽力,死则死耳!”

朱元璋道:“以将军之才,如能为驱除鞑子一统天下效力,他日封妻荫子,名登功臣高阁不在话下,还请将军思量。”

朱亮祖听罢单腿跪下道:“既蒙主公错爱,不计前嫌,亮祖甘为主公驱使,效犬马之劳,永无反悔。”

朱元璋连忙把他扶起,亲解其缚。并命军士取来上将衣冠,与亮祖穿戴,说道:“将军智勇无双,英雄盖世,今后应为恢复汉人江山建立奇功。”说罢摆上酒席,与朱亮祖把盏痛饮。

朱亮祖见朱元璋一片真情,便请命去打宁国。朱元璋允诺,朱亮祖与郭英带了五千人马攻打北门。赵德胜、耿炳文、杨各带五千人马攻打东、南、西门。宁国城楼上守将杨仲英见攻城的敌军竟是朱亮祖带领,大吃一惊,自忖朱亮祖那么勇猛都降了敌军,如何能够支持,便落荒逃走。朱亮祖、郭英一彪人马入城,军士纷纷归顺。朱元璋既入宁国,设宴庆功安抚百姓,不在话下。

次日,朱亮祖向朱元璋献计道:“宁国西

北不远有宣城,是通往池州必经之地,亮祖愿率兵去取宣城,献与主公。”朱元璋大喜,命朱亮祖领了一万人马,与赵德胜去攻宣城。冯国用对元璋道:“朱亮祖前次归顺又复叛去,此次主公须加提防。”

朱元璋道:“我看朱亮祖是性急少谋鲁莽好胜的汉子,前者归顺后又叛去,皆因我等未予重用,他对前程无望,才另谋出路。今日让他作为主将,统兵攻城略地,必效死力。”其实这次朱元璋已在朱亮祖身边安下暗探数人,这些暗探又买通朱亮祖身边护卫,朱亮祖的一言一行都在监视之下,一有风吹草动朱元璋立即知晓。同去宣城的赵德胜更有应急处置之权。

朱亮祖却以为此次朱元璋对他十分信赖,尽心攻打宣城,不消数日,捷报便送回朱元璋大营。

这宣城与宁国一样是座古城,两城同处黄山东北。唐代在这一带设宣州,后为宣城郡,管着宁国。宋代这一带设为宁国府,又管着宣城。宣城与宁国交替作为这一地区的首县,所以两地常常混淆。元至元十四年,朝廷升宁国府为宁国路总管府,隶属江浙行省江东建康道。辖有宣城、南陵、泾县、宁国、旌德、太平六个州县。朱亮祖既在宁国领兵,宣城作为宁国的属县,守城将士中不少是他的旧

部和同人,皆知亮祖骁勇过人。闻他投了朱元璋又带兵前来攻城,早就斗志全无。与他相识友善的思量着与他联络,愿作内应。与他交恶的盘算如何早些逃出城去,好保住一条性命。宣城守将金国成乃别不花的外甥,倒是元廷的一位忠臣,主张与朱亮祖决一死战。

朱亮祖一到宣城附近,城里密使接踵而来。这一日朱亮祖营中来了一位商人打扮的中年人,自称是亮祖亲戚,急要见他。朱亮祖传他入内,一看似乎面熟,可记不起姓名。来人道:“小将是杨仲英部下的一名副将,仰慕将军威名,在宁国时就劝杨仲英归顺将军,无奈杨将军不听。宁国城破之后我与杨将军走散,带了一班弟兄来到宣城。将军来攻宣城,便推举我出城联络,愿为内应。”

朱亮祖虽然鲁莽,却是粗中有细,自忖自古兵不厌诈,虚虚实实,如果敌军行假降诱敌之计如何是好。便道:“你如真心归顺便于三日之后夜间在金国成营中和宣城四门放火,打开城门,我便领大军前来接应,攻下宣城你便是首功。”来人允诺回到宣城。亮祖又暗中派人潜入城内侦察。入城探子很快报告城内军士确有异动。三日之后,朱亮祖悄悄带兵来到宣城附近埋伏,半夜果然四门火起,城中喊声震天,朱亮祖带兵入城,金国

成在梦中被喊声惊醒,赤着双脚,胡乱找到一匹马,逃之夭夭。军士无人指挥,全数归降,朱亮祖轻轻松松地得了宣城。

朱元璋得了捷报传令嘉奖,乃留常遇春驻守宁国,静等后命,自率朱亮祖等人返回应天。



洪武二年,朱元璋曾经对他的大臣们说过这样一番动感情的话:“从前我当老百姓时,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心里恨透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有贪官敢于危害百姓的,绝不宽恕!”朱元璋是说到做到的,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立杀!”



为了增加震慑力度,朱元璋还设置了一项骇人听闻的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