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朝鲜”由朱元璋赐名:
揭秘明初朱元璋的“空印
狠毒变态明太祖:朱元璋
中国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
朱元璋严刑好杀的恶果:
朱元璋为何不愿承认刘伯
朱元璋留下悬案:锦衣卫
朱元璋剿杀“天下第一富
传奇谋士之死朱元璋为何
朱元璋当年为何鼓励嫖娼
最新热门    
 
朱元璋杀贪官:将一个活人的皮剥下来

时间:2010-2-4 14:31:26  来源:不详
不多。



与这种群众检举揭发相比,朱元璋肃贪的主要线索来源是他的耳目,也就是检校。这些人遍布全国各地,一旦发现官员有贪赃枉法等问题即可上奏。



朱元璋使用了这么多的手段,自己也全力配合,按说贪污行为应该绝迹,然而情况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朱元璋制定了法律,规定当时的刑罚限于笞、杖、徒、流、死五种,从字面上也很容易理解这五种刑罚,客观来说,在封建社会这些刑罚并不算重。这也是朱元璋考虑到前朝的刑罚过重而作出的一种改进。



但朱元璋并不是个按规矩出牌的人,在对付贪官污吏和反对他的大臣上,他用的绝不是这几招。在他实施的刑罚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凌迟,把人绑在柱子上,用刀慢慢割,如果行刑的人技术好,那受刑者就要受苦了,据说最高纪录是割3000多刀,把肉都割完了人还没死。除此外,还有所谓抽肠(顾名思义)、刷洗(用开水浇人,然后用铁刷子刷)、秤杆(用铁钩把人吊起风干)、阉割、挖膝盖等等。



然而在这些令人生畏的死亡艺术前,官员们仍然前腐后继,活像一群敢死队,成群结队地走到朱元璋的刑具下。



杀完一批,又来一批,朱元璋急眼了,于是他颁布了更严厉的法令:“我想杀贪官污吏,没有想到早上杀完,晚上你们又犯,那就不要怪我了,今后贪污受贿的,不必以60两为限,全部杀掉!”可就是这样也没能止住,官员反倒是越来越少,于是在当时的史料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滑稽的记录:该年同批发榜派官364 人,皆为进士监生,一年后,杀6人。后面还有:戴死罪、徒流罪办事者358人。



大家明白了吧,这30

0多人一个没漏。再说说这个戴死罪、徒流罪。



什么叫戴死罪、徒流罪办事呢,这可是明朝的一个奇特景观。很多犯罪的人过堂,上到衙门才发现当官的也戴着镣铐,和自己一模一样,后面还有人监视。除了衣服是官服,活脱脱就是个犯人。



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官员被杀的太多,没有人干活了,朱元璋虽然勤劳,但也不能代替所有的官员。于是他创造了这样一个戴死罪、徒流罪办事的制度,具体操作方法是,官员犯法,判了死罪,先拉下去打几十板子,就在官员给伤口涂药,估计自己小命不保的时候,牢里突然来了个人,不管死活的把受罚官员拉出去,塞到马车上,送到各个衙门去处理公务。



想死?便宜了你,活还没干完呢!



结果是被判了死罪的官员给下面跪着的犯人判死罪,然后自己再到朱元璋那里去领死。



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是下了大力气肃贪的,但效果并不是太好,这是很值得分析的。应该说,朱元璋的某些政策制定和执行出现了问题,

官员贪污的主因固然是他们自己不法行为,官员待遇过低,朱元璋肃贪手法过于急躁。但是朱元璋反贪只杀贪官没有意识到整个社会环境和造成贪官的土壤。后世的毛泽东反贪官也曾经施用杀戮的办法毙掉了张青山,刘子善这样的革命功臣,还美其名曰“三反”,也就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具体数字不详,但是就冲今天骂人的劲头当年死在“三反”刀下的贪官应该有一定数量.但是老毛据说熟读明史,不可能不知道朱元璋的失败,所以,三反硝烟未灭,马上开始了“五反”。这个道理简单,官员贪污不能总出去抢,必然有人送礼,这个送礼的与贪官就形成了一个利益输送链,所以只杀贪官不反奸商,难怪贪官的脑袋如同割韭菜。老毛的五反是“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这个内外兼治虽然比朱元璋高级一点,按说制度化也许能够节制贪官和行贿的奸商。可是,偏偏黄培炎非要捣鼓什么周期率,老毛这个贪心不足的巨人就要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背叛了革命初期的承诺,开始对贪官-奸商产生的土壤动手,三年之内铲除了私有制。

从此以后一直到毛泽东归天,中国再也没有多少贪污腐败问题。阵地已经转移到了复辟与反复辟

这个层次。因为公有制条件下必然共同“贫穷”,即便有了能人搞倒了财产也无法传给下一代。中国人天生的无私,自己吃喝嫖赌这种事情未必热心,何况老毛把妓女和赌馆也都搞没了。贪官们对于给后代保留财产是不惜一切牺牲的。朱元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