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教案资料 >> 正文
赵文龙:怎样讲述解放战
危杨林:讲述我的历史教
凤仙:讲述我与《中史参
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
李惠军:讲述一节课的故
陈伟壁:如何讲述“鸦片
历史研究的逻辑框架和中
谈清人著述的目录与版本
汉代的“大市”和“狱市
中国封建经济史若干理论
最新热门    
 
讲述的逻辑──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二十

时间:2009-11-7 11:03:41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在一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观摩会上,一位教师现场执教《洋务运动》一课。在讲授洋务运动的内容时,教师先是讲述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然后讲到:

 

洋务派创办的这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还聘请了国外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但由于官员和工人都不懂外语,看不懂外国设备的图纸,也听不懂外国技术人员的话,造成了很多的困难,工作难以开展。洋务派认识到必须培养翻译人才,于是创办新式教育,设立京师同文馆,以后又陆续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人才。

 

这节课结束后,听课的同事大多认为授课教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讲得很清楚。而我却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这样讲,学生当然会明白洋务运动中创办新式教育的原因。但是,中国近代新式教育是引进外国设备和雇用外国人员后产生的吗?这位教师所讲述的,与实际上的历史进程不甚相符。我们知道,京师同文馆创办于1862年,与洋务派开始创办军事工业几乎是同时,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那么,历史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原来在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涉时,或是靠外国的翻译官传达,或是雇佣民间与洋人打过教导队且懂外语的人(称为“通事”),但清政府认为这两种人都偏袒外国,是靠不住的,依赖他们容易吃亏上当,因此迫切需要培养自己的翻译人才。用奕訢的话说就是: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曾国藩甚至认为“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也就是说,以京师同文馆为代表的新式教育的出现,是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与西方国家交涉增多的产物,而不是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以后才出现的。

 

这个案例涉及到历史教师讲述的逻辑问题。表面上看,这位教师的讲述内容,其逻辑关系是顺畅的,也是按照教科书上的顺序进行讲述的(即先讲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再讲新式教育)。但教师这样讲来,却不太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对史实的掌握不够清楚。

 

历史教师在备课时,既要考虑教材编写的顺序、层次,又要研究所讲述的历史进程的前因后果,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这里,涉及到处理历史教学内容的三种逻辑关系。

 

一是历史的逻辑。即历史发展的进程、阶段、背景、原因、经过、结果等,以及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把握历史的事实,搞清楚历史的逻辑,是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好历史的基础。这是历史教学的科学性所要求的。所谓“实事求是”、“论从史出”,都是指要符合历史的逻辑。前引案例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搞清楚历史的逻辑,而是“想当然”地树立教学内容的衔接,导致问题的出现。

 

二是教材的逻辑。即所用教科书课文叙述的结构、层次、段落、要点等。一般来说,教材的逻辑是将历史的内容组织成适合教与学的逻辑顺序。认真分析教材的逻辑,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层次和重点。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教材的逻辑只是教科书编写者对历史的逻辑进行的再编制,这与历史原本的逻辑是有区别的。而且,在对历史进行概括、归纳时,教材的逻辑可能会对历史的逻辑有所取舍。如上引洋务运动的例子,教材是按照洋务运动主要内容分项进行编排的,并没有显示出新式教育产生的原因。

 

三是认识的逻辑。即教师在把握历史的逻辑和分析教材的逻辑后,将教学内容整理成适应学生认识历史的逻辑,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逐步了解和理解所学的历史,进而达成对历史的认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逻辑,与教师的课堂讲述有直接的关系,也是他们对历史的了解、感悟、体验以及历史学习的经验、方法有密切的关系。要保证学生的历史认识逻辑是正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认识逻辑。

 

这三种逻辑,都是历史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呢。在实际的备课中,有不少教师比较看重的是教材的逻辑,钻研教学的内容时主要关注的是教科书的叙述,重点则放在对课文的解读上,并琢磨课文中子目之间的过渡。然而,要教好历史,最重要的恐怕还不只是搞清楚教材的逻辑,而是把握历史的逻辑和认识的逻辑。因为这才是事实与认识的关系。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事实逻辑与认识逻辑的一致,就是真理、规律的发现,是真知的获得,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从教学的角度上讲,只有科学的知识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才是有效的教学。如果所学的内容与事实的逻辑不符,或者不适合学生的认知,其教学的意义与价值都会大为降低。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最主要的还是先要搞清楚历史的逻辑,在针对学生的认识逻辑,对教材的逻辑进行新的整合,进而组织好教师课堂讲述的逻辑。只有将这三种逻辑处理好,才能使历史教学适应学生的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历史教学的“求真”“求实”,必须建立在历史的逻辑上。

 

在我所听过的历史课中,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教师讲述的逻辑即正确无误,又严谨清晰,无论是对史实的介绍还是分析,都是以历史的事实为依据,将纷繁复杂的史实进行缜密的梳理,层层相接,环环相扣,引导着学生一步步地进行学习。例如,一位教师执教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一)的第一课,内容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在介绍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情况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早期政治的特征,概括出基本特点是血缘关系、宗族统治、等级秩序以及相应的土地制度、礼乐制、神权等的维系;最后在归纳为族权与政权的结合。从教师的讲授逻辑上看,就是从历史的基础知识入手,讲清楚历史的基本状况,然后对这些历史状况进行分析和概括,形成对历史的认识。这就是在历史逻辑的基础上,将教学的内容和进程调整为适合学生认识的逻辑。我曾对安徽省赵剑峰老师讲授的“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一课给与好评,其中重要的理由就是赵老师对教材的逻辑进行了重新整合,使讲述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认识逻辑。

 

我也曾听过一些逻辑不清或紊乱的课。如有教师讲中国现代史中的“海峡两岸的交往”,在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情况后,播放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结束本课。从历史发展的逻辑上看,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经历了分离、对峙,逐渐到缓和、交往这样的过程,而《乡愁》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是两岸隔绝,不是在交往不断加强之后。还有的教师讲述历史事件,是先说性质和特点,再讲过程;或是先讲事件的过程,再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诸如此类,在逻辑上都不利于学生的认识。

 

当前的历史教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有两种现象比较突出:一是新历史课程的内容体系改为专题的方式构成,教科书的内容编排也发生了变化,不少教师感到对教材的处理由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高中历史课,若完全按照教科书的逻辑进行教学,常会遇到讲不清或讲不完的。二是新课程提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教学的主动参与,一些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就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而对历史事实的讲述则一带而过,所述历史的内容甚至比教科书的课文内容还要少。这两种情况若持续下去,对历史教学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改进之道还是要回归对历史逻辑的把握上,并力图将教学内容的逻辑整合成有利于学生的认识逻辑上来。

 

在逻辑学中,有一条逻辑基本规律叫做“充足理由律”,指的是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要有充足的理由,以保证思维的论证性。充足理由律的具体要求有三个:一是论证要给出理由;二是给出的理由要真实;三是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证的论点。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讲述,要做到讲的清楚、正确、有意义,就要讲出历史的“理由”,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理由”,这就必须注意到讲述的逻辑问题。(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