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宋元时期的赌博管窥
论民国时期的研究审查与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
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特矿
最新热门    
 
唐朝时期日本留学僧译经大师灵仙考

时间:2009-7-24 13:43:49  来源:不详
详定
  都勾当译经押衙散兵马使兼正将朝议郎前行陇州司功参军上柱国赐绯鱼袋臣李霸
  给事朗守右补阙云骑袭徐国公臣萧俛奉敕详定
  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工部侍朗充皇太子及诸王侍读长洲县开国男臣归登奉
  朝请大夫守给事中充集贤殿御书院学士判院事臣刘伯刍奉敕详定
  朝议朗守谏议大夫知匦使上柱国赐绯鱼袋臣孟简奉敕详定敕详定
  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兼右街功德使扈从特进行右武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上柱国剡国公食邑三千雇第五从直。
  以上是译场列位的全文。灵仙是作为笔受并译语,参与了译经事业。这件事情的本身就要求灵仙大师不仅要精通佛理,而且还要精通梵语、汉文,能够准确地将梵语经文译成汉文经文,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作为唯一参与大唐译经工作的日本僧人来讲,不仅本人值得自豪,也足以引起日本人的自豪和骄傲。
  灵仙在长安完成译经工作以后,前往五台山,何时去的五台山,不详。但有史可查的是灵仙于元和十五年(820)完成了五台山的巡礼。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319条载:“人停点普通院,礼拜文殊师利菩萨象。因见西亭壁上题云‘日本国内供奉翻经大德灵仙,元和十五年到此兰若’云云。院中僧等见日本国僧来,奇异,示以壁上之题,故记著之。”从圆仁的这段记述来看,西壁亭上的题字应是灵仙所写。灵仙在完成巡礼后,居住于五台山金阁寺坚固菩萨院,三年后,移向七佛教诫院,在坚固菩萨院居住期间。灵仙竟自剥手皮一一长四寸阔三寸一一画佛像,造金铜塔安置。此事可以看出灵仙的性格与做事的风格,的确是与众不同。
  灵仙在五台山居住期间,日本天皇两次赐金于他。第一次是长庆五年(825),灵仙为谢国恩,献舍利万粒,新经两部给天皇;第二次是天长三年(826),两次赐金均由渤海国僧贞素转交,但不幸的是,当贞素第二次携带黄金到灵境寺时(828),灵仙已“亡来日久”。其死亡原因据圆仁记载是被人毒杀的,对此说法目前学术界看法不一。还历史真相,有待于新的史料发掘和做进一步的研究。其死亡时间大约可能推定为826年至827年之间。
  灵仙大师的死,是给后人留下的又一千古之谜。在日本,有许多人认为灵仙是被人“毒杀”的,其主要依据是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据圆仁开成五年(840)七月三日记事:“从台顶向南下,行十七里许,於谷里有一院。屋舍破落,无人。名为七佛教诫院。院额题云‘八地超兰若。’日本僧灵仙曾居此处,身亡。……南行三里许,到大历灵境寺。向老宿问灵仙三藏亡处。乃云:‘灵仙三藏先曾多在铁懃兰若及七佛教诫院。后来此寺,住浴室院。被人药杀,中毒而亡过。弟子等埋殡,未知何处。’云云。”这是圆仁根据传闻记述的有关灵仙死亡的消息。上面我已提到,如果灵仙确实是死在五台山灵境寺的话,其死亡时间,据贞素的《哭诗并序》推断,应该是在826年至827年之间。圆仁巡礼五台山,查访灵仙埋骨之地的时间是唐开成五年七月,即公元840年,据灵仙去世,仅有13年。事隔13年,灵境寺的老僧,居然会对灵仙埋骨之地说出“未知何处”四字,这不能不使人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个外国僧人,被^毒死于本寺浴室院这么一件大事,而老僧对其埋骨之地却一无所知,于情于理都不通。关于灵仙的死,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不是圆仁的《人唐求法巡礼行记》,而是与灵仙有着浓厚友谊的贞素,写于木板之上,并钉在灵境寺墙上的《哭诗并序》,贞素到达灵仙境寺的时间是太和二年(828年)四月七日,而《哭诗并序》写于四月十四日,在这七日之内,贞素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弄清灵仙的死因,死亡时间,及埋骨之地。因为贞素到达灵境寺的时间距灵仙死亡的时间并不长,仅有一到两年。事实上,贞素在《哭序并序》中只用了“亡来日久”这极为模糊的词语一笔带过。这是为什么?贞素对灵仙一事似乎也是“讳莫如深”。这里边是否包含有政治因素,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灵仙自剥手皮画像留于后人这一与众不同的事情来看,灵仙极有可能是没有死。他也许是厌倦了尘世生活,为了专心清修,不受俗世的干扰,—个人去深山密林,不为人知的地方修行去了,而让人对外宣称他已死亡。从灵仙大师博学多才,不为人容这一角度来看,是有这种可能性的。这只是本人的一种推测而已。
  综上所述,灵仙大师是参与汉译佛典的唯一的日本僧人,为佛教文化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日佛教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他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要恢复历史本来面目,有待于新的史料的发现,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