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
从《甲渠言部吏毋嫁聚过
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
从《清明上河图》和《东
从《老乞大》《朴通事》
从《申闻状》看宋孝宗北
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
从《延祐四明志》及《至
从《慧鸟本生》到《狮子
最新热门    
 
从《易经》之“易”看“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时间:2009-7-24 13:43:59  来源:不详
。不如西邻之祭。实受其福。”说明只有物质上的礼,上天未必能看得见,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内心的“诚”和精神上的“德”。《履》之初九爻曰:“素履,往,无咎。”即谓,只要你内心坦诚。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有什么灾难。即使偶有不测,亦可化险为夷,甚至于遇到像踩在考虑尾巴上这样惊险的事情,最终亦吉。《履》之九四爻曰:“履虎尾,想想终吉。”审慎修省乃君子之德,故《履》卦中虽有履虎尾之险。然其人有君子乾乾审慎之德,就不但无事,反而终吉。《乾》卦之九三爻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亦是其证。这都表现出了对主体意识的极大关注和强烈的道德内求思想。
  《易经》常以吉、凶、悔、吝来说明预测和决策行为的结果,并注重人为的因素,注重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主观转化意识强,准确把握自身与客观情势的现状和规律,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那么凶必不生,甚至可能逢凶化吉。《履》卦六三爻辞曰:“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喱人,凶。”九四爻辞曰:“履虎尾,想想,终吉。”嗍在同样是“履虎尾”的险恶处境下,有的人目盲而不能视,足跛而不能行,却偏要显示自己能视能履,这种人难免被虎吃掉:有的人却随时小心谨慎。遇事沉着果敢,虽然踩到虎尾,未必被虎咬。不同的主观努力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易经》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需》卦,初九爻云:“需于郊,利用恒,无咎。”即谓,行人在郊外驻足,遇到了雨,环境很糟,但假若行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持之以恒地坚持奋斗下去,就不会有什么灾难。九二爻辞曰:“需于沙,小有盲,终吉。”旅人停留在沙洲中遇到了雨,虽然因不慎出现了一些小过失,但只要坚持下去,最终还是吉利的。然而。注重主观世界的内求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
  《易经》所体现出的对人的自我价值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治外”与“求内”两个方面。就“治外”而言。倡导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要求人们积极地投身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并在这种改造活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虽然《节》、《谦》卦均为育道德修养之卦,但它们的着眼点却在于改造外部世界的客观实践活动。所谓“甘节,吉,往尚。”意谓能够达到以节为甘的修养境界的人,就会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成功,并因此而蒙赏;所谓“安节,亨”,意谓能够做到“安节”能够守其既得;所谓“不节著,则嗟若”。意谓不知加强节的修养的人,就会导致唉声叹气的悲惨局面;所谓“苦节,不可贞”意谓如果以节为苦,结果就更糟了。“节”本是对主体修养的一种道德要求,但《易经》却把它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吉凶得失、成功相联系。把求内与治外,把对主观世界的追求与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相联系。凸显出了把道德修养同治理国家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思想。这与儒家思想的中的内圣外王之品格是相通的。《观》、《临》两卦,《临卦》亦可称为外王篇。讲述君子治国平民之术。卦中要求君子“成临”、“敦临”,即应当以感化之心临民、宽厚待民,积极去做君子应当傲的事情,此乃“大君之宜”,如此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观》卦则要求统治者“观我生,进退”。即在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中,应注意观察审视自己的庶民百姓,以决定各项方针、政策的进与退。
  《易经》对发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不同类的现象,力图加以分类、整理和描述,从而揭示蕴含其中的共相和一般。这种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不是以概念、判断和逻辑推理的形式实现的,而是以“象”的形式来把握“意”的内容。通过对发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许多现象进行分类描述,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系辞上传》云:“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又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文言传》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新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又云:“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各卦的卦爻辞都完整而有系统地阐述了一种道理。例如,《需》卦的爻辞通过“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需于血”、“需于酒食”、“人于穴”这六种不同境遇的列举分析,阐述了在事业草创时期怎样摆脱险境的一般道理,又例如《谦》卦的爻辞通过“谦谦”、“鸿谦”“劳谦”等一系列概念。阐述了谦虚的各个种类和不同的效用。这些归类都便于人们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万物本于一理,以事物之间的共同联系相互贯通,由此及彼,见微知著,由已知到未知,推而广之,思之至也。《系辞下传》盲:“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由一而二,由二而三,以至于万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