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1992年以来“红卫兵”研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
1905:终结的一年
“双百”方针1957年被中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
建国初期的政府与私营工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
试论19世纪中期清朝军队
1962:中国对外政策“左
最新热门    
 
1930年代启新公司水泥资本南扩原因初探

时间:2009-7-24 13:44:14  来源:不详

  摘 要:江南水泥公司是启新公司水泥资本向南扩张的结果。1920—1930年代,面对水泥行业内部激烈的竞争,启新公司试图通过生产规模扩张和采取粗放经营模式,来确保其在业界的垄断地位。在九一八事变后,启新在东北销售受损,稍后日本在冀东建立的“非武装区”,民族资本生存环境恶劣,这些是启新资本南扩外在因素,其根本原因则是对付国内同业竞争。

  关键词:启新公司;水泥资本;江南水泥厂
  
  启新公司民国廿三年(1934年)一月《董监会议》记载:“目下东北多事,山地点适当其冲,应先有准备,可於南方觅地,另设新厂。”据此,《启新水泥厂志》和《江南水泥厂志》的撰著者,断定这是启新公司资本向南扩张的主要依据。
  毫无疑问,通过对启新公司资本南扩的个案分析,将有助于揭示那一时期以天津启新水泥公司为主的北方企业资本向南扩张的真正原因。笔者通过对启新公司、江南水泥厂原始资料的梳理、甄别,认为启新公司董监会议的记录不能作为启新资本向南扩张的主要依据。它仅从侧面展示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占领东北市场,在民族工业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启新公司的现实生存状况。事实上,启新公司在稍后的运作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将唐山的老厂“迁出”,而是“择地”另办新厂。在南北两厂资本投资过程中,采用南北兼顾,重点投资新厂的策略。启新公司的如此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上海的华商水泥公司和南京龙潭的中国水泥厂的崛起,势必参与水泥行业内的利润分割;同时,南方厂家的坐大,对启新公司北方销售市场将会有较大的冲击。为保证在与他们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1935年启新公司在首都南京栖霞山创设江南水泥厂。
  本来,公司的资本运作纯属企业自主行为,但是对于相对饱和的国内水泥市场来说,启新公司要在南方开设新厂,就要以充分的理由向业界做出解释,避免其他厂家相互联合对付启新公司,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1927年就发生过类似情况。吞并无锡太湖水泥厂的中国水泥厂,就受到启新公司指责:“在我消减期间,不问国内需求如何,忽然添购新机。”中国水泥厂的这一做法同样也遭到来自华商公司的反对。有鉴于此,启新公司在日本占领东三省的数年后,提出要在南方开设新厂,便打着“北方局势不靖”的招牌。为此,笔者认为,为了对付业内的竞争,确保其在业界的垄断地位,是启新公司水泥资本南扩的根本原因,而日本在东北和冀东发动的军事攻势,则加速了启新公司资本南扩的进程。
  
  一、缘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开始战后重建,水泥制品暂时中断对华输出。国内城市和道路的改造对水泥的需求日益增加,上海的水泥销售市场逐渐形成,大有取代北方市场之势。水泥价格飞涨,从5一跃而到12元,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国内民族资本对水泥业的投资变得空前活跃。1920年代是民族资本在水泥业的整合时期,这种资本的整合与行业内的竞争是相伴进行的。以上海市场为依托,刘鸿生创办了华商水泥公司;以京(南京)沪间便捷交通和广阔市场为背景,姚锡舟在南京东郊龙潭建立了中国水泥厂。竞争的直接后果是,打破了启新水泥公司在业内的垄断,形成了启新公司、中国水泥厂、华商公司等国内主要水泥厂家的鼎立之势,重新划分了各自的销售范围,这种均势一直维持到1920年代末。
  1920年代末,正是世界经济危机时期。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开始对中国加强包括水泥在内的商品倾销。此时国内连年不断的战争,使得原本狭小的国内市场日益萎缩。各厂家为了摆脱经济疲软对自身的不利影响,纷纷寻求自救的办法,突破业内《联业大纲》的种种规定,原已相对平静的水泥业又战火重起。
  三大水泥公司以启新、华商两公司为一方,同兼并无锡太湖水泥厂的中国水泥厂,自1926年便展开竞争,至1928年底,双方甚感疲于应付,酝酿三家联业。由于“时适马灰①[注:“马灰”指启新公司商标名。]脱货,彼辈②[注:“彼辈”指中国水泥厂公司。]以为可乘机多销”[1]233,中国水泥厂一方首先跌价竞销,在不到一年的时间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