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查理大帝与“加洛林文艺
余英时与中国历史研究:
方豪与中西交通史研究
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
黄帝传说辨析
黄帝部落的图腾是什么?
明清时期的北京教堂与中
中苏关系与中国的援越抗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与中
中国的对美政策与中美关
最新热门    
 
黄帝与中国原创文化的人文精神

时间:2009-7-24 13:44:22  来源:不详
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面临诸多的危机与考验,经历着持续的批判和构建。今天,我们研究原创文化,就是要正本源——就是从源头上弄清楚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以确立中国文化的根源和根本,借以重新定位和评价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向大中至正之路。
  
  一、原始宗教的人文指向
  
  在世界其他文明的古代传统中,神灵几乎主宰一切,人类的地位和作用比起神灵来则显得微不足道,人们只得尽可能虔诚地匍匐在神灵的脚下,然而在中华文明中,却较早地发展出一种朴素的人文精神,比较关注现实人生问题,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强调人的现实实践。
  中国的原始宗教与世界其他民族差不多,也经历了万物有灵和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不同发展阶段。自然崇拜在人类不同文化的原始时期差不多都存在,然而中国则有自己的特点。用今天的思维来看待,自然崇拜所反映的主要是原始先民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在我们先民的眼里,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无论日月、星辰还是山川、河流、风雨、雷电都有某种神奇的力量,于是所有影响作用于人类生活的自然物、自然力,纷纷被幻化为形形色色的神灵:日神、月神、雷公、电母、土地爷、河伯……几乎一切自然现象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我们的先民祈祷这些神灵保佑自身的平安,帮助他们战胜无预料又无力抵御的灾害。梁启超曾经论证说:
  古代各国皆行多神教,或有拜下等动物者,所在皆是。中国前古,虽亦多神,然所拜者皆稍高尚,而兼切于人事者也。……(中国)胚胎时代的文明,以重实际为第一义。重实际故重人事,其敬天也,皆取以为人伦之模范也。[1]
  我们的先民对这些神灵不只是被动地崇拜,而是试图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和作用于这些神灵,使之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体现了朴素的人文精神。《礼记·郊特性》记载了据说是伊蜡氏为十二月蜡祭所作的祝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这是一首在万物祭奠时祈求平安和丰收的歌词。人们希望变幻莫测的天神能够保佑,泥土回到它生存的地方,大水只在沟壑中流淌,昆虫不再侵害谷粮,草木生长在河旁水上。这些求平安、求丰收的仪式,表达了人们崇拜自然的人文指向。对此,李泽厚先生的论述更为详尽:
  最值得重视的是,人(氏族群体)的“吉”、“福”,被想像是通过这种“巫术礼仪”的活动,作用、影响、强迫甚至控制、主宰了鬼神、天地而发生的。例如巫舞促使上天降雨、消灾、赐福。在这里,人的主动性极为突出。在这里,不是某种被动的请求、祈愿,而是充满主动精神(从行为动作到心理意识)的活动成了关键。在巫术礼仪中,内外、主客、人神浑然一体,不可区辨。特别重要的是,它是身心一体而非灵肉两分,它重活动过程而非重客观对象。因为“神明”只出现在这不可言说不可限定的身心并举的狂热的巫术活动本身中,而并非孤立、静止地独立存在于某处。神不是某种脱开人的巫术活动的对象性的存在。相反,人的巫术活动倒成了是“神明”出现的前提。“神”的存在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神”没有独立自足的超越或超验性质。[2]
  如果说自然崇拜是人们对某一些自然现象的盲目崇拜,那么图腾就是对某一种特定的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的有目的崇拜。图腾崇拜是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当时的人们仍然不能摆脱自然界的各种威胁,对自然的控制能力还很低下,在饥寒交迫时,正好有些动物为他们提供了迫不及待的生活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动物与人类无形中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当然,也不可否认,在原始居民的狩猎活动中,当遭到一些猛兽的袭击和威胁时,人们又不得不畏惧它,这又产生了另一种特殊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也只能去寻找精神上的寄托,求助于一种具有超自然的神灵来保护自己,这就产生了以动物作为图腾崇拜的现象。图腾信仰盛行于母权制发展时期,它是与母系氏族社会同时产生的,通常所说的图腾时代,也就相当于母权制时代。
  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大抵都是半人半神的形象,如“人首蛇身”、“人首马身”、“鸟身人面”等,这在古籍中还可以找到许多记载,如女娲“人首蛇身”,其中蛇形即为图腾。传说她抟土创造了人类并炼五色石以补天,使人们免受天灾,成为长久以来在民间广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