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查理大帝与“加洛林文艺
余英时与中国历史研究:
方豪与中西交通史研究
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
黄帝传说辨析
黄帝部落的图腾是什么?
明清时期的北京教堂与中
中苏关系与中国的援越抗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与中
中国的对美政策与中美关
最新热门    
 
黄帝与中国原创文化的人文精神

时间:2009-7-24 13:44:22  来源:不详
间人人平等,没有私人占有的嗜好等。黄帝通过自我的静养修炼,悟出了治理天下的道理,并把这些悟出来的道理在实际中运用,经过28年的治理,达到了天下大治。
  商鞅将上古时代划分为“昊英之世”、“神农之世”、“黄帝之世”三个历史阶段:
  昔者昊英之世,以代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黄帝之世,不不卵,官无供备之民,死不得用椁。事不同,皆王者,时异也。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12]《画策》
  在商鞅看来,上古帝王的历史顺序依次为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而黄帝制作君臣上下的礼仪,又执法用兵。
  《战国策·秦策一》载纵横家苏秦的话说:
  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骥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
  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佚文云:“[黄帝南伐]赤帝”,“东伐□帝”,“北伐黑帝”,“西伐白帝”,“已胜四帝,大有天下”,“天下四面归之”。黄帝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是因为其武略超群,以武力征服了四方之帝。黄帝伐四帝的传说,在传世的13篇《孙子兵法》中亦有记载,可以相互印证。
  《吕氏春秋·尊师》列述古代尊师的10位圣王,依次为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禹、汤、文王、武王。可见,在对黄帝的历史定位上,纵横家和杂家的观点接近于法家,视黄帝为一代帝王,将黄帝和尧、舜、禹与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相提并论。
  司马迁认为黄帝时代太久远了,因此,《尚书》独载尧以来;而诸子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连孔子都不去议论它。什么是文不雅驯呢?就是黄帝的传说与神话纠缠在一起。为了查清黄帝的真相,他曾经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发现各地黄帝的传说差异很大。因此,在作《五帝本纪》时,他的原则是弃其文不雅驯,择其言尤雅者。《史记·五帝本纪》对黄帝是这样描述的: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
  这段文字记载说明黄帝具有伟大的道德力量和号召力,这就是黄帝为什么受到历代人们的尊敬和祭祀,以至于人们把他当作理想的圣王贤君,并理所当然地为后代帝王奉为先祖,享受着祭扫。
  秦汉儒者的黄帝观适应大一统政治体制构建的需要,注重人文理性的把握,使黄帝以古代圣王的形象呈现。刘泽华说:
  先秦时本不言黄帝的儒家,在黄帝日渐成为帝王之宗以后也开始称引黄帝,它又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等学说,确立了它的独尊地位,使以黄帝为核心的道统理论更加成熟、完备。因为黄帝的形象本是行仁义的,这与儒家的主张正相符合,故黄帝进了儒家之门,更是如鱼得水,汉诸儒多引黄帝为其壮威。[13]
  一般认为,儒家著述中不提黄帝,儒家的古史系统是从尧舜算起的。事实上,儒家经典也非常尊崇黄帝。据《大戴礼记·五帝德》记载,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令,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回答说:
  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彗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豹虎,以与赤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黄帝黼黻衣,大带,黼裳,乘龙云,以顺天地之纪,幽明之故,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故教化淳鸟兽昆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这里总结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对古史传说中“黄帝三百年”的说法给予了理性的解释。儒家《易传》说: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