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西周春秋周秦礼制文化比
论西周的彻和庸
许倬云《西周史》选载(
许倬云《西周史》选载(
许倬云《西周史》选载(
许倬云《西周史》选载(
许倬云《西周史》选载(
元代都城史研究概述——
西周王号无恶谥说
姬家屯遗址西周文化层下
最新热门    
 
西周都城体系的演变与岐周的圣都地位

时间:2009-7-24 13:44:28  来源:不详
岐山凤雏村一座西周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内,发现大批西周甲骨残片。其中,H11:17有:“祠,自蒿(镐)于周”。[6]这片卜辞的内容被认为是武王时期,周武王自镐京向“周”,即岐周举行春祭活动。
  
  成王时“有岐阳之”,以成功祭告祖庙[注: 《左传•昭公四年》曰:“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康有丰宫之朝”。]。高卣铭文有:“隹十有二月,王初旁,唯还,在周,辰才庚申,王饮西宫。”据兰先生解释,这是指康王在岐周之西宫举行饮酒礼,是一种重要祭祀活动[7]。据金文记载,岐周都邑内设有周宫、周庙、成宫、康宫、康庙、康寝、大庙及康宫中的诸王宫庙等,多是历代周天子的祖庙。这些铭文记录集中体现了“周”作为周人圣都,以祭祀为主要功能的宗教地位。 

 以上记载说明,在西周时期,岐周的政治地位很高,周王不断到岐周举行各种高规格的祭祀活动。
  其次,岐周有高规格的宗庙建筑。
  对于岐周的宗庙建筑,文献资料几乎没有记载,我们只能借助考古发掘来探讨。上世纪70年代,在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发现一组建筑基址遗存,其中,凤雏甲组建筑基址坐落在东西宽32.5米、南北长43.5米、高1.3米的夯土台基上,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建筑物的形制以门道、前堂和后室为中轴,东西两边配置门房、厢房,左右对称,并以回廊相连接,形成一座前后两进的封闭性院落。门前4米处有一影壁,盖有护顶。前堂为该建筑群的主体建筑,比周围高出0.3米,东西长17.2米,有7排柱基,间距3米;南北宽6.1米,有4排柱基,间距2米。由这些排列整齐的柱洞可知,前堂面阔6间,进深3间。堂前为中院(中廷),北侧有三条斜坡状的阶道,可以升登前堂。由前堂经过廊道往后室,后室在基址北部,东西一排,共五间,东西总长23米,南北进深3.1米[8]。基址两侧有对称的厢房,东西各八间。这组建筑的墙体均为夯土筑成,墙壁上和室内地面均涂三合土(由细沙、白灰和黄土搅拌而成)。在屋内堆积物中发现有瓦片,推测屋顶是用瓦覆盖着的[9]。房基周围有陶水管道,构成完备的排水设施,是一座结构严谨的大型建筑。[10]凤雏甲组宫室建筑于西周早期,沿用到中晚期。凤雏甲组建筑基址正是在岐周范围之内。
  
  当然,关于岐山凤雏西周时期的大型建筑遗址的性质,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凤雏建筑群基址应是青铜器窖藏主人的宅院[11],有学者认为凤雏建筑群基址有很大可能是属于周天子的[12],周原地区东自下樊、召陈,西至董家、凤雏乃是西周都城岐邑的宫室宗庙分布区[13]。笔者认为凤雏建筑基址应该属于西周的宗庙建筑。《尔雅•释宫》有“室有东西厢曰庙”,而凤雏基址正是有东西厢的,因此,我们可以确认这组建筑是“庙”,即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的宗庙。
  
  正是由于周族兴盛于岐周,又是在岐周的支持下灭商,因此它对当时人们的意识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贵族阶层的意识,他们把这块宫室所在的兴盛故地看做圣地倍加敬仰。而且当时社会的思想意识也要求王室贵族前往岐周宫室、宗庙祭祀祖先,寻求神灵保佑。因此,周族在政治及其他活动中自然就不曾忽略岐周,凤雏甲组宫室从西周早期一直沿用到中晚期的原因应该也在于此。
  第三,岐周是西周时期众多贵族的居住之地。
  西周的许多贵族在岐周拥有封邑,居于岐周的各贵族之家,也要祭祀他们的祖先。根据周原出土的窖藏青铜器铭文记载及青铜器的纹饰图样,我们判断周原主要的贵族有:函皇父家族、梁其家族、中氏家族、散伯车家族、裘卫家族、微氏家族等十几个家族。张光直先生认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突出的特征,在于它的应用:青铜器几乎很少使用于农业生产或灌溉;相反,主要铸造成各种造型的礼器和兵器,即与维护王权的政治、军事和宗教活动等关系密切。”[14]那么,在周原出土的各种造型的青铜礼器及由此显示出来的多个贵族家族,也表明岐周在西周时期显赫的宗教祭祀地位。
  
  三、 岐周圣都地位下降时期
  
  都城地位是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15]。西周初期岐周是周人的圣都,它不仅支持周人在宗周成为天下共主,还在周人东进成周时成为周人的根据地,因此,岐周的政治地位相对较高。到西周中晚期,随着国内外政治势力的消长,岐周的圣都地位开始明显地下降。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