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别了,“中学为体,西学
汉魏六朝文学中所见的西
考古学中器物纹饰研究存
略论吴玉章在中国马克思
湖北恩施“西瓜碑”碑文
魏晋南北朝史学中的直书
《大清一统志》之“西域
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报业
诠释学中的历史主义之争
最新热门    
 
“西学中源”说在明清之际的由来及其演变

时间:2009-7-24 13:44:46  来源:不详
又来、流传及其演变。我们看到,此说由于中西学术之争而产生,同时随着中西之争的发展而变化。当熊明遇等提出“西学中源”说时,其用心是为了淡化中西之争,缩小中西学术的隔阂;然而随着时势的变化,此说又成为清初某些遗民学者借以贬斥甚至抵制西学的思想依据。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康熙中叶以后,康熙皇帝为了熄中西之争,采纳西方科学,也大力提倡和宣扬“西学中源”说,从而使此说成为清代官方钦定的学说(注四一)。康熙宣传“西学中源”说对于西方历算学在清代的传播曾经起到过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到了乾隆、嘉庆年间,那种贬斥西学的“西学中源”论又逐渐抬头,成为当时理解和接受西方科学的一大障碍。这两种倾向的“西学中源”论,有联系,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貌同而神异,需要加以区别。当代学者论及此说,每不顾及于此,以为此说把西学东渐引向了恢复中国古法的道路,甚至以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亦缘于此说之流行。其实,“西学中源”说本身就是随着时代和学风的变化而变化着。其到清末,也是有一些人借此说主张引进西学,同时另有一些人借以贬低和抵制西学(注四二)。





注释

注一 李兆华,“简评‘西学源于中法’说”,《自然辩证法通讯》卷七(1985年)第6期;刘钝,“清初历算大师梅文鼎”,同上刊卷八(1986)年第1期,“清初民族思潮的嬗变及其对清代天文数学的影响”,同上刊卷十三(1991)第3期;江晓原,“试论清代‘西学中源’说”,《自然科学史研究》卷七(1988)第2期;李迪,“‘西学中原说’的恶果”,《自然杂志》卷十三(1990)第11期;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页121-14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樊洪业,《耶稣会士与中国科学》页218-23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注二 蒙文通,《古族甄微》页5-46,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注三 《孟子·滕文公上》。

注四 安部健夫,《中国人の天下觀念》,京都:1956。

注五 何高济等译,《利玛窦札记》页181,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注六 谢和耐(J. Gernet)著,耿昇译,《中国和基督教》页38-4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注七 引自黄伯禄《正教奉褒》页4-5,上海慈母堂1908年第三次铅印本。

注八 引自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页47,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

注九 王重民编《徐光启集》页82-8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注十 《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页283-284。

注十一 《徐光启集》页74。

注十二 《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页294。

注十三 熊明遇,《格致草》“自叙”,清顺治初年《函宇通》本,北京图书馆藏。原系清代宫廷藏书。

注十四 也参考了《史记·天官书》、“太史公自序”等。

注十五 《格致草》第一册十至十三页。

注十六 陈荩谟,《度测》,清抄本,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藏书。

注十七 任道斌,《方以智年谱》页31,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注十八 方孔炤《周易时论》卷七《崇祯历书约》,转引自冯锦荣“明末清初方氏学派之成立及其主张”,见山田庆儿编《中国古代科学史论》页186,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9年。

注十九 方以智,《物理小识》卷首“自叙”,1884年宁静堂刻本。

注二十 《物理小识》卷首“总论”。

注二一 方以智《浮山文集前编》卷五“寓曼草上”,清初刻本。

注二二 方中通,《数度衍》卷首,1878年桐城方氏重刻本。

注二三 同上书卷首吴云序。

注二四 任道斌,《方以智年谱》页100。

注二五 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一页35。

注二六 全祖望,《鲒埼亭集》页131,四部丛刊缩印本。

注二七 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十册页35-36,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按陈訏字言扬,他在1676年从黄宗羲习算,其《句股述》有嘉庆元年驹谷书屋刊本,亦载黄宗羲序文。

注二八 《黄宗羲全集》第十一册页476。

注二九 如[注一]引江晓原文。

注三十 如[注一]引陈卫平书页153。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