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越南俗文学文献看敦煌
美国南北战争对两岸关系
述论希腊古典时期的战争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苏联
抗日战争时期难民的迁徙
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武器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前国军
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
汉文化在越南的影响
苏德战争初期和苏联经济
最新热门    
 
越南战争的现代记忆及其影响

时间:2009-7-24 13:45:26  来源:不详

  越戰是美國歷史上重要的和最長的一場戰爭,也是最不得人心的戰爭。美國在這場戰爭中慘敗,使得兩屆美國政府(約翰遜及尼克松政府)被毀1,但更重要的是,在這場戰爭結束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它仍深刻地影響著美國的社會、政治、文化、外交政策及國際關係。故此,研究有關這場戰爭的現代記憶,不僅有學術價值,也有現實意義。


  一 冷戰的產物及代價

  研究關於越戰的記憶,有必要先回顧美國捲入越南的歷史。在1950年代末,大多數美國人不知道越南在那裡,她似乎與美國利益無甚關聯。甚至到艾森豪威爾總統卸任前一天,在他向當選總統肯尼迪介紹美國面臨的外交難題中,越南並不是他關注的主要問題。他告訴肯尼迪,美國在東南亞的頭號問題是老撾。他始終未提越南2。在這種背景下,為甚麼美國後來捲入越南如此之深,以至不可自拔呢?

  越戰事實上是冷戰的產物。只要美國的遏制政策不變,美國早晚是要捲入越南的。艾森豪威爾政府雖然拒絕單方面軍事介入,拒絕出兵奠邊府,坐視國面臨滅頂之災,從而迫使法國勢力退出印度支那,但美國以非軍事的形式介入越南則為期甚早甚深。例如,在1953年的財政年度,法國印度支那軍費的三分之一是由美國承擔的3。更有甚者,在1954年4月艾森豪威爾提出所謂「多米諾骨牌理論」,聲稱如果印度支那陷入共產黨統治,東南亞其他地區將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很快陷落。他警告說,這種局勢對西方來說,後果不堪想像4。鑒於這種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考慮,艾森豪威爾在1954年法國撤離印度支那後,開始大幅度援助及扶持1954年建立的吳庭艷政府。在1955-1961年間,美國共向西貢政府提供了10多億美的經濟及軍事援助5。參議員肯尼迪在1956年的一次演說,頗能代表美國對吳庭艷政府的態度。他說,西貢政府「代表著自由世界在東南亞的基石」,「它是我們的孩子,我們不能拋棄、忽視它的需求」6。

  在1960年總統大選中,肯尼迪以強烈的反共立場獲勝。他在就職演說中宣稱,「為保證自由的存在及成功,我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承擔任何負擔,忍受任何困難,支持任何朋友,反對任何敵人」7。肯尼迪政府以其年輕的朝氣、活力及自信,迅速把美國捲入越南泥潭。1961年底,肯尼迪決定把美國在越南的軍事顧問人數由原來的幾百人增加到16,000人。1963年下半年,美國認為吳庭艷政府已成為美國越南政策的障礙,決定除之而後快。因此,美國鼓勵及支持西貢軍事政變,結果導致吳庭艷政府在1963年11月初被推翻,吳庭艷兄弟被殺。事與願違的是,美國拋棄了這個曾享受艾森豪威爾政府全力支持、被後來成為總統的約翰遜稱為「亞洲的邱吉爾」的吳庭艷後8,越南局勢比以前更糟,政局嚴重不穩。在吳庭艷被推翻不到一年的時間,南越更換了六屆政府。曾任肯尼迪及約翰遜政府國防部長的麥克納馬拉,在描述吳庭艷死後的越南情形時慨歎道:「美國在南亞面臨一個完全政治真空,在追求同美國目標相應政策時,美國已無任何迴旋餘地。」9顯然,除去吳氏兄弟不但沒有緩解美國的越南問題,反而使問題更趨複雜、嚴重。美國在越南陷得愈來愈深。包括麥克納馬拉在內的一些政界及學界人士認為,如果肯尼迪不被暗殺的話,他也許最終會撤出越南10。然而,歷史是不能假設的。現實是,在吳庭艷兄弟被殺後不到三個星期,肯尼迪被刺身亡。此後,美國更進一步滑進越戰的深淵。

  1964年在約翰遜政府的精心操縱下,美國國會通過所謂〈東京灣決議〉11,授予行政部門廣泛的軍事決策權力。1965年7月,約翰遜政府決定向越南派出175,000人的作戰部隊。這是美國陷入越南悲劇的關鍵性步驟。自此,美國已被完全綁到越戰的戰車上而騎虎難下。1973年1月,美國在越南的作戰部隊達到543,400人。從1960-1975年,美國共派出200多萬作戰軍隊至越南。然而,先進的武器、訓練有素的龐大部隊並沒有幫助美國取得勝利。1973年1月,美國同越南簽署所謂〈巴黎協定〉。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場戰爭終於以美國的失敗告一段落。1975年4月,西貢政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