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最高权力的交接(一)

时间:2009-7-24 13:45:32  来源:不详
尤其要强调的是,满清的统治到康熙才真正稳固下来,这之前的任何一次继承如果出了乱子,或者“所托非人”,后果都足以致命。

  后人感叹满洲的运气实在好得惊人之余,竟不由地生出一丝疑惑:“难道真是天命所归?”

    2、皇位密建制的建立与太子之废

  康熙并没有吸取努尔哈赤的教训,结果是两立两废太子(嫡长子胤礽),满清历史上第三、第四次预立嫡长子的尝试归于失败。

  历史在这里似乎已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仿照汉族预立太子的路明显走不通,沿用满洲传统的贵族会议推选皇帝(大汗)的方式又极易触发内乱,到底怎样才能实现皇权顺利继承?难道真得无路可走了吗?……

  然而,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雍正皇帝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终于以他巨大的智慧和勇气,解开了历史的死结,走出了一条开天辟地的金光大道——皇位密建制。它吸收了满汉两族的优点,又摒弃了各自的缺点,同时保证了继承人的素质和继承的稳定,近四千年不可兼得的“鱼”和“熊掌”从此可以兼得。

  (1)继承人的选择标准

  “皇位密建制”继承了满洲“立贤不立长”的优良传统,摒弃了汉族几千年来不论贤愚,一律按固定顺序继承的缺点。在汉族心目中不可触犯的天条——长幼尊卑的等级秩序——被满洲人推翻了。有两件事说明了嫡长继承在满洲君臣眼里不被重视的程度。顺治临终前考虑皇位继承人时,首先想到的竟然是他的堂兄弟,而不是他的儿子们,因为后者年幼不能担当治理国家的重任。当他最终接受太后和大臣的劝告,决定从皇子们中选择时,从健康的角度出发,选择了已出过天花的六岁的玄烨,另一位年长的皇子因没出过天花有早夭的危险而被放弃[41]。满洲贵族对嫡长继承的态度也与顺治差不多,当雍正公布他的皇位密建计划,命“诸王大臣其共议之”[42]时,竟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对比明朝君臣为维护嫡长继承不惜一切的架式,可知这项改革在汉族皇室来说是绝不可能的。而满洲之所以能够如此,原因在于他们刚刚脱胎于氏族部落社会,原始的民主制的影响还在,长幼尊卑观念还不强烈,身份等级制度还未巩固。

  等级制度的打破,平等竞争的引进,使皇子们迸发出巨大的活力。由于无论“嫡、庶、长、幼”都有继位的可能,必然促使皇子们平时“注意检点言行,有所克制,害怕失去可能当选的机会”[43],同时也“能起到激励上进的作用”[44]。平等竞争的结果是使皇室的整体素质保持在较高的水准,最后无论谁能当上皇帝素质都不差,这样一种“高个子里面拔将军”的作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贤能”不能预见的困难。

  平等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接班人的培养的问题。如果不给皇子们在实际政治中锻炼的机会,只养在深宫,将来治理好国家的可能性极低,祸国殃民的概率极大。但皇子们有了办事的机会又会趁机抓权和拉帮结派,容易导致内讧。现在实行了“择优录取,竞争上岗”,皇子们只要好好努力就有希望,走邪门歪道的概率大大降低。

  (2)选择继承人的决定权

  采用了汉族由老皇帝一人钦定的方式,摒弃了满洲由贵族会议协商决定的传统,消除了贵族会议如果达不成共识可能带来内乱的危险性。

  (3)继承人的继位方式。

  “皇位密建制”借鉴了满洲贵族会议一经达成协议、被推举人“立即继位”的优点,规定仅在老皇帝去世前后才公布继承人姓名并立即继位,实际是取消了汉族的“太子”这个位置。

  经验证明,设立太子容易产生4个弊端:A、容易产生储权与君权的冲突;B、容易产生太子与其他皇子的冲突;C、太子本人容易不求上进,耽于享乐,即所谓“但恐储位既正,人性易骄,即自纵逸,不勤于学,浸有失德”[45];D、臣下为求日后升迁,必然对太子阿谀奉迎,结党营私。

  设立太子的目的无非是事先确定候补皇帝,等老皇帝死后不至于产生动乱。“皇位密建制”规定写继承人姓名于密旨,一旦老皇帝去世立即公布的办法,也能达到这种效果,而且避免了以上提到的负面作用。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没有了“太子”这个过渡阶段,老皇帝一死新皇帝直接即位,落选者中就算有不服的,也没有时间、机会再争夺皇位了,也就避免了动乱。

  但雍正的作法也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没有配套措施,就会重蹈秦始皇的覆辙。当年秦始皇生前也没有立太子,他的传位遗诏被宦官头子赵高联合丞相李斯篡改,导致胡亥诈立。密建制放在明朝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明朝宦官甚至不用联络外廷官员,不用经过在位皇帝就敢自己发圣旨,更不用说篡改遗诏了。满清设立内务府以取代前明庞大的为皇帝提供生活服务的宦官机构;以密折制代替前明主要由宦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