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广州的街头行业——外销
最新热门    
 
台北街头的社会运动和思潮

时间:2009-7-24 13:45:36  来源:不详

   在十九世紀,「社會運動」就是無產階級運動。在二十世紀,「社會運動」這一術語,剔除原來的歷史涵義,被用以描述各種社會現象:相關迷信或宗教的集體行為、有議題的集體活動或抗議、有組織的革命行動等等。這些活動,內容和形式各有差異,但是具有共同徵象:社會運動的組織不具體制形式,所以由領導者直接引導追隨者,反對現存的社會體制、資源分配或價值觀。

    統治、資產以及大部分的小資產階層,由於是既得利益者,對於社會運動的觀感保守;認為社會運動具有下層階層的非理性、混亂本質和狂暴的可能。對於下層階層,即使是被煽動而起的暴民而言,社會運動是一種抗議、反抗或改變問題的希望;因此,期待現存社會體制或價值觀發生混亂,產生調整或改造的機會。就這種上、下有私利得失的階層對抗而言,社會運動的發生,它的兩面:運動陣營和被運動對象,就像阻隔其間的鐵絲網龍、帶尖刺的拒馬,有非理性、混亂和狂暴的實質和象徵。

    群眾是社會運動成敗的一個主要因素,群眾人數越多,越能得到社會大眾的注意和政府當局的讓步,但是,也更可能引起保守勢力的反對,和政府當局的武力鎮壓;這個臨界點難以評估,群眾的欲求目標、耐力和抗壓程度不一,現場氣氛的冷熱起伏,也都是難以預測和把握的。因此,社會運動的成功並不完全依賴群眾的人數、情緒的冷熱;領導者當然也是重要的因素。社會運動很少是初始就有組織、有領袖;群眾聚集衝動是因為不滿情緒瞬間爆發,因此,領導者往往是情緒的煽動者,而非理性的領袖人才。社會運動中,領導者的成功,不僅是群眾造成變化的結果,而是領導者能夠適時把握住一些偶然因素,使他們找到自己可以代表的群眾,加以動員、組織、創造出自己的政治優勢。這,正也是為何大眾聚結播種的社會運動,結果常由寡頭獨吞,甚至於出賣。

    以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的統計數字來看,台灣總人口數約為五百四十五萬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二(約五百零二萬)為閩、粵早期的移民及後裔,就是「台灣人」。其他人口,還有台灣原住民族約八萬八千人,「中國僑民」約五萬九千人,日本人約二十八萬人。日據時代的台灣社會運動,主要是「台灣人」相對於日本統治,以及資本主義的反抗;其中的現代思潮,主要有民主、民族自決、無政府和共產主義。民主主義和民族自決喚醒了「台灣人」親近「中華民國」的漢民族意識,或「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這樣的台灣人意識。雖然曾為「滿中國」的子民,但改隸日本帝國已久,滿意於文化、經濟、交通和衛生等等相關生活條件的提升,台灣人中也就有甘於成為日本皇民的。無政府主義和共產主義,則鼓動起台灣農、工和小市民階層為主的無產階級運動。

 日據時期的台北街頭運動

日據時代,具現代意義的台灣社會運動,始於知識階層對於民族意識的啟蒙作為。這些受現代教育的台灣第一批知識精英,散佈於全島各地,並不像現在多在台北聚集。畢竟,台北建城為台灣政、經、文化中心,取代中台灣,不過是近一百二十年的事。

    日據時代,台灣中部社會的思想較南、北進步;治三十四年(一九○一)前後,上流階層紛紛將子女送往日本留學,因此在接觸現代思潮占有先機。一九一四至一八年爆發於歐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基本上是兩個資本主義列強集團的爭戰。在十九世紀的後三十年間,美、德、日等新興資本主義強國開始超越老舊的英、資本主義,貪圖後兩者廣大的殖民地;德、英之間的矛盾尖銳化,導致大戰爆發。一九一九年,勝利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