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夏曾佑及其史学思想

时间:2009-7-24 13:46:07  来源:不详
家效命,知天之哲尽人之愚”(《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317页。)之类豪语,时而可见。只要他照这个路数不停地探索下去,是可以有大贡献的。可惜,他“艰苦的理论探索工作”在戊戌后基本上凋萎了。

  因为局限在思想范围内做“艰苦的理论探索”,所以他把观念的变革看得特别重要。有学者说他是民智决定论者,确有道理。比如他阅读《西史揽要》一类译著后,认定若利用西学作为“开风气之资,虽学人未能遽至高深,而实事求是之学,有异空言,得尺则尺,得寸则寸,皆能有益也”(《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319页。)。就把思想启蒙放到了学术活动与政治变动的核心地位,压倒一切,指导一切,不惜积沙筑塔、跬步致远,以“慢慢来”的设想与手段去争取“快快到”的实际政治效果,确乎得思辨之精微,看到了“欲速则不达”的深意。这一“老谋深算”,与张济、严复操术全同。但是,他同时忘掉了“时不我待”那句老话;思想的“深刻”自可依据“历史的讽刺”走向思想反面,从而不去顾及现实的飞速变动。可以说,夏曾佑日后政治上的保守落后,正由于思想之“深刻”。这样,就形成一个貌似机■(在现实)实则相成(在自己)的“知行怪圈”,即政治上的保守无碍思想的圆熟深刻,思想的圆熟深刻反而导致政治的保守落后;二者交互为用,各相统摄,以冰炭相憎的外在形式表现内在的胶漆相爱、笙磬和谐。这一“知行怪圈”是整个近代中国思想家们身上都多少具有的普遍性的奇特现象,也是我们理解夏氏平生作为的主体线索。它带给我们的启发与思考是深长的。

  1896年,夏到天津“育才馆”任教师,与严复、王修植等创办进步报纸《国闻报》,并先与严复共同编辑《国闻汇编》(见《严复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356页。)。该报曾被指责为专门宣传康教的康梁同党(《汪康年师友书札》,第781、787页。),从侧面反映出夏此时思想的进步性。严译《天演论》、《原富》诸书,皆与夏氏反复商讨(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18页。),无形中为夏氏公羊三世思想提供了进化论基础。他又精于佛典,与沈曾植、张尔田等人谈佛,朝夕不倦,故自号碎佛。而他谈佛同样具有政治目的,其与杨文会书谓:“近来国家之祸,实由全国人民不明宗教之理之故所致;非宗教之理大明,必不足以图治也。”(转引自蔡元培《50年来中国之哲学》,载高平叔编《蔡元培哲学论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但他最终并未遁入佛门,而是归入儒教。佛学或宗教,只是他规划政治蓝图的工具,一俟目的达到或破产,即不免登岸舍筏,所以他最终未成为佛学家。

  正因为夏氏这期间的出色表现,所以颇得相知相识者称赏。蔡元培说他“学识通博过于章枚叔”(转引自吴稚晖《40年前之小故事》。);吴士鉴说他学问“超远,足以开未有之途径”;汪大燮也承认他“落落才高,亦能为第一流事业者之选也”,是“太聪明高视阔步之人”(均见《汪康年师友书札》第275、626、781、1344页。)等等。凡此诸类,均由于看透了夏氏学术的“致用”目的所致。

  但是,戊戌变法流血失败,使夏氏“知行怪圈”中隐然存在的固有陷阱暴露出来。从此,他总体倾向上成为一位政治方面不断退步的落伍者,日益与社会脱节。本来,他与好朋友梁启超性格就存在很大差异。他“厌世的色彩很深”,梁则“凡事都有兴味”。他仅是一位思想家,梁则既是思想家又是实践家。因此,戊戌期间,他不但未卷入任何政党斗争,未受任何牵连,而且在梁启超出逃日本后,当上了安徽祁门知县。从此两人“各走各路,学风便不同了”。虽然他在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停止思考与探索,却不复有往日积极向上的热诚与狂态,开始安于当小官混日子。对康梁,也开始了痛骂,认为:“新党之病,往往嚣张而馁怯”,是谬种,他要以“平实壮往”矫之。对谭嗣同,虽作诗吊唁,骨子里实很不以为然,认为“变法须流血一语,与中国形势亦毫不切”,因为中国的现实早就由老祖宗规划好了。对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更是攻击不遗余力。而祁门的贫穷、风俗的落后、官吏的腐败,尤使他枯冷的心雪上加霜,陷入无奈的颓丧之中,深感“灭种已定,万不可救”,“益信民权平等之万不能行于支那”(均见《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374、1390—1391、1345、1356页。)。可以说,戊戌后,夏曾佑陷入了矛盾、徬徨、苦闷、消沉的灰色中,渐渐成为社会的“厌物”,与严复相比,确有某种相似之处。

  1905年,夏曾佑被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