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夏曾佑及其史学思想

时间:2009-7-24 13:46:07  来源:不详
起》中,夏氏曾说中国历史所书,只是一家之兴替,而无民族全体之史。这似乎表明他反对传统政治史观。实际上,他著作中流露更多的是浓重的政治史观、英雄史观;表现在选择历史对象上,就是对政治、对英雄予以重写。例如《武帝儒术之治》说汉高祖只是汉朝一家之皇帝,秦皇、汉武则是中国二十四朝的皇帝。又如在第三册开篇,竟把中国历史归结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历史,《景帝名法之治》更是对秦皇、汉武的“历史决定作用”予以大书特书。这些都不足取,与当时梁启超、陈介石等人写民史的思想形成耐人寻味的对照。

  第二,关于历史对象的认识。

  历史认识的特点决定于历史对象的特点。《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提到历史对象的特点说:“古人死矣,古之人与其不可传者俱死矣。色不接于目,声不接于耳,衣裳杖履不接于吾手足。”就是说,历史对象的特点与性质,在于它的一去不复返和不可重复,认识者无法面对认识对象。

  那么,通过什么去认识历史、历史又依靠什么流传下来呢?他说:“然则何以知有古之人?古之人则未有文字之前赖语言,既有文字之后赖文字矣。举古人之事,载之文字,谓之书。”就是说,古人依靠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书”流传下来,因而认识者必须以“书”作中介去认识古人。《中国社会之原》进一步申论:“昆仑之东……此神皋奥区者,其出海面之年,其动植物之迹,其种人之兴替,地学未明,金石未出,不能明也。今之所恃以考古者,惟书存耳。”就是说,作为历史认识中介,不仅有“书”,而且,还有“地学”、“金石”等手段。

  但是,其一,“书”有不同种类,例如书之纪人事者谓之史;书之纪人事而不必果有此事者,谓之稗史,“此二者,并纪事之书”。其二,“书”的真实性常常不可靠,因为“古人之书,以笔点漆,则迻写难;简策繁重,则护藏难;篆隶变更,则传信难;焚坑迭起,则求备难”。从记载上看:“神州建国既古,往事较繁。自秦以前,其纪载也多歧;自秦以后,其纪载也多仍。歧者无以折衷,仍者不可择别。况史本王官,载笔所及,例止王事。而街谈巷语之所造,属之稗官,正史缺焉。治史之难,于此见矣。”总之,“古人多设想之词,未可据以为实也。”“由不可恃之物,而欲求可信之理,难矣。”这种困难随着社会发展而增加,他感慨说:“然此犹为往日之言也。洎乎今日,学科日侈,目不暇给。既无日力以读全史,而运会所遭,人事将变,目前所食之果,非一一于古人证其因,即无以知前途之夷险。又不能不亟读史。若是者将奈之何哉。

  认识对象不能直接接触,认识中介不完全可靠,认识主体原有局限,历史认识真是难上加难。那么,是否无法达到对历史真实的正确认识呢?夏氏认为不是。他说:“虽然,此犹用差器以测天,仍可得不差之数。事在人为而已。”“人为”的具体途径,可抽绎出两条:其一、读史之人应力求进入历史情境中去。《历史之益》说:“夫读史之人,必悉其史中所陈,引归身受,而后读史乃有益。其大概如此。”在与历史情境的视界溶化中,认识主体的介入是积极的,所谓“有令人悲喜无端、俯仰自失者”。如此,才能与历史建立起对话关系,达到“读上古之史,则见至高深之理想、至完密之政治、至纯粹之伦理”之类效果。其二、要有存疑态度。《夏传疑之事》说:“既不得明证,存疑可也。”这种态度是科学的。

  对那些不能明确确定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等等,夏氏一律采取既不信其有、亦不信其无的存疑态度,符合历史认识的科学要求。例如他称“开辟至周初”的历史为“传疑之期”,因为“此期之事,并无信史,均从群经与诸子中见之。往往寓言实事,两不可分”。《上古神话》则采取将各家记载客观罗列予以评说的作法,指出读者只须姑妄听之。但由于荒诞记载中包含真实成分,故须运用有效方法予以鉴别,将神话与信史区分开来。对此,他在《神话之原因》中以炎黄为例特加说明,这就把科学的存疑态度与完全不信古书的怀疑主义区别开来了。

  第三,关于历史研究方法。

  夏曾佑主要运用过如下几种比较有特色的方法。其一,地理学方法,即根据地理形势作出历史判断。例如《炎黄之际中国形势》,依据山川形势分析人群的迁徙定居,《黄帝蚩尤之战》依据洲渚林薮与平原大陆的差异,分析南北文化的不同,等等。

  其二,类比方法,即在叙述过程中将中国史事与西方史事相映照、相类比,从而得到一个有启发性的见解或提出问题。例如《女娲氏》说巴比伦神话也有黄土抟人故事;《尧舜之政教》说禅让制是古代贵族政体,“近世欧洲诸国曾多有行之者”;《黄帝蚩尤之战》说蚩尤立号炎帝与日耳曼人称该撒相仿;《黄帝之政教》末尾说黄帝对炎帝部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