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夏曾佑及其史学思想

时间:2009-7-24 13:46:07  来源:不详
采用的刑法如同近代欧人之驭殖民地土人;《禹之政教》说巴比伦古书、希伯来创世纪,云南猓猓古书,都有洪水故事;《周之关系》把周比于希腊;《周秦之际之学派》又把诸子百家比于欧洲希腊学派。这些类比,虽不无附会、套解之迹,但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原则上无可非议。

  其三,运用新理论、新知识解释古老历史现象。例如《包犠氏》运用进化论及西人拉克伯里(Laconperie)的著作分析包犧一词的历史意义,给予社会学的解释。这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当然,在夏氏那里,新知与旧知混杂、相互生搬硬套的现象是很多的,这是我国晚清民初学界吸收西学新知时存在的普遍现象。

  第四,关于史书接受特点的思想(这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应通过西方后结构主义文艺理论与史学理论的嫁接来解读,这里不可能展开论述。参见《钱锺书研究》第1辑所载拙文。)。

  夏氏认为,历史著作在读者阅读、接受乃至消费过程中,存在“易传”和“不易传’两种情形。通过对史书流传情况的考察,不仅可看出史书产生社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且间接反映史书本身的构成特征以及大众的一般性阅读心理。那么什么样的著作易或不易流传呢?夏在《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中作了说明。

  夏曾佑说,纪事之书的“传人”功能最强。但同为纪事之书,其所以传之易或不易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其一,书中所用语言文字,必须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通用的大众语言;其二,应力求接近口语;其三,语言应力求详尽,节省读者脑力;其四,应多叙述人类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情或事物。具备了这四条,纪事之书的流传就容易,反之则否。

  不过,这四点还只是从“书”的角度立论。实际上,他还提到第五点,将立论角度由文本转向读者,即从接受者、阅读者的消费心理来反观史书,认为符合读者心理的虚事易传,违反读者心理的实事不易传。这里提出史书应当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自是高论。但他把“虚事”、“实事”作为区别易传或不易传的准则,就说不过去了。实则,二者并不必然相等。

  有了以上五大区别,夏氏得出结论:“据此观之,其具五不易传之故者,国史是矣,今所称之《二十四史》俱是也;其具五易传之故者,稗官小说是矣,所谓《三国演义》《水浒传》《长生殿》《西厢》《四梦》之类是也。”即是说,艺术作品比科学史书容易流传。不过,他不是说过“小说家即史之别体”吗?因此,这种易传与否的区别,与其说是史学与艺术两大门类的对垒,毋宁说是史学内部不同分支的差异。历史学要想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就应当先充分利用“易传”功能,他说:“有人身所作之史,有人心所构之史,而今日人心之营构,即为他日人身之制作,则小说者又为正史之根矣。若因其虚而薄之,则古之号为经史者,岂尽实哉。”这就为史学艺术功能寻到客观依据。

  总之,夏曾佑在史书接受问题上的思想非常可贵。他论述的见解,不仅时间最早,而且独树一帜,以当代西方显学接受美学解读之尤能见其理论价值。从表面看,他的见解还很素朴,但从本质上看却很深刻,洞悉到一个重大史学理论问题。他提出此问题的动机,在于救亡图存,开发民智,利用史学的通俗形式教育民众,这同梁启超尔后对小说的提倡动机完全一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