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明儒学案》缘何不为李
战后日本的明史研究
《中国移民史》的史料及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写
许倬云《西周史》选载(
许倬云《西周史》选载(
许倬云《西周史》选载(
许倬云《西周史》选载(
许倬云《西周史》选载(
《明清长江中下游渔业经
最新热门    
 
《明史》编修和清初的史学评论

时间:2009-7-24 13:46:07  来源:不详
变通”,试图打破传统史学后期史体僵化的局面,探索纪传体裁的出路。就对实录、野史等历史资料的价值判断而言,他们有辨证的理论认识,具有史学批评的方法论意义。这些,对于丰富当今史学批评的思想和方法,都是有益的。

需要说明的是,清初史学思想的这种走向,是与当时彰扬起来的崇实黜虚、明体达用的学术风尚相一致的。明清易代,以夷变夏,王朝更替之民族危机使得清初学者由反思政治得失而推原学术精神,由历史的批判而进行学术的批判,他们深感陆王心学之“游谈无根”和程朱理学之“封己守残”与世无补,于是提出尊经重史,主张经史经世,学术崇尚“渊综”与“会通”,学而经世,学而事功之论充斥这一时期各家经说史论之中,学风急转直下。在这种政治、学术的大背景下,治史风尚也由批判明代空疏学风向重经世、重求实、重变通、重史家之主观修养、重史料之辨证分析转变,从而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想因素,并启导清代中后期史学理论的发展。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明史》毕竟是在清廷控制下修撰的,统治者的意志体现地非常明显,这或多或少的使这些史学思想的价值打了折扣。

 

注释:

[1]全祖望《鲒埼亭集》卷二十八《万贞文先生传》,四部丛刊本。

[2]潘耒《遂初堂文集》卷六《日知录序》,清刻本。

[3][17][18][19]潘耒《遂初堂文集》卷五《修明史议》,清刻本。

[4]黄云眉《明史编纂考略》,见《史学杂稿订存》,齐鲁书社1980年版。

[5]万斯同《石园文集》卷七《与从子贞一书》,四明丛书本。

[6]汤斌《汤子遗书》卷五《答顾宁人书》,四库全书本。

[7][23]汤斌《汤子遗书》卷六《二十一史论》,四库全书本。

[8][24][50][54]汤斌《汤子遗书》卷二《陈史法以襄文治疏》,四库全书本。

[9]叶方霭《史书关系重大,恳祈天语申诫疏》,见《明史例案》卷九,吴兴嘉业堂刊本。

[10][15][27]施闰章《学余堂文集》卷二十五《修史议》,四库全书本。

[11][26][34][37][38][46][57][65]徐乾学《修史条议》,见《明史例案》卷二,吴兴嘉业堂刊本。

[12][14]毛奇龄《西河集》卷十一《奉史馆总裁札子》,四库全书本

[13]毛奇龄《西河集》卷十二《又奉史馆札子》,四库全书本。

[16]毛奇龄《西河集》卷十一《史馆札子》,四库全书本。

[20][45]方苞《望溪先生文集》卷十二《万季野墓表》,四部备要本。

[21]刘知几《史通》内篇《曲笔》,见《史通新校注》,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22]《元史》卷一百八十一《揭傒斯》,中华书局1976年版。

[25]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二《史馆上总裁第六书》,四部丛刊本。

[28][53]《清圣祖实录》卷一五四,康熙三十一年正月,见《清实录》,中华书局1987年版。

[29]《清世祖实录》卷九,雍正元年七月,见《清实录》,中华书局1987年版。

[30]刘知几《史通》内篇《序例》,见《史通新校注》,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31]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二《史馆上总裁第一书》,四部丛刊本。

[32][35][40]王鸿绪《王横云史例议上》,见《明史例案》卷二,吴兴嘉业堂刊本。

[33][36][39][42][47][63]汪由敦《松泉文集》卷二十《史裁蠡说》,四库全书本。

[41]钱大昕《潜研堂集》卷三十八《万先生斯同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3][48]万斯同《石园文集》卷七《寄范笔山书》,四明丛书本。

[44]万斯同《石园文集》卷七《与李杲堂先生书》,四明丛书本。

[49]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二《史馆上总裁第七书》,四部丛刊本。

[51]黄百家《万季野先生斯同墓志铭》,见《碑传集》卷一百三十一,台湾明文书局民国七十四年印行本。

[52]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二《史馆上总裁第四书》,四部丛刊本。

[55]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私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

[56]钱谦益《初学集》卷九十《制科三》,四部丛刊本。

[58]王鸿绪《王横云史例议下》,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