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论章学诚的以史明道观念
以史解经:章学诚与现代
论章学诚的“以史明道”
六经皆史:章学诚史学变
章学诚的易学与史学
论章学诚的朴素辩证历史
论章学诚的学问观
最新热门    
 
章学诚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

时间:2009-7-24 13:46:08  来源:不详
样给后人留下批评自己的口实。学者在治学过程中只有力戒褊急偏颇,不去互争门户,才能促进学术思想正常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步。他提出为史家立传,全面反映历代史学学术史内容,主张考察和记载各个时期史学发展的源流,深入评价其利弊得失,为后代史学发展提供借鉴,其史学认识中闪烁着鲜明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的光辉。

第二,章学诚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表现在其史学批评方法和原则认识中,就是主张必须历史地评价前人史学的成就和不足,避免主观臆度、穿凿附会、凭空虚拟和以后证前等各种非历史主义方法。他不仅指出了前人在具体史学批评中的失误,而且从方法论的高度揭示出正确的史学批评原则,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章学诚史学批评反对“因后世之空言,而疑古人之实事”的认识包含着两层含义,既反对古代无其事而后人以为有,又反对古代有其事而后人以为无,这两种做法都属于以后例前的错误,是史学批评上最容易导致失误的方法。史学批评不能主观割裂史学的发展进程,用后世发展变化了的标准掩盖古人缺陷或者抹杀前贤的功绩,应当正确认识史学继承和发展的相互关系,确立从实际出发看待前代史家功过的思想观念。他还强调史家考察前人的学术思想或史学成就,不能轻易凿空立论,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做出有充分事实根据的评价。他提出史家评价历史人物功绩或失误的原则是不仅要看到历史人物所受的时代局限,而且还要注意到他们比前人的进步之处;不仅要认识历史人物的思想,还必须考察他们所处的客观条件,进一步揭示其思想认识产生的根源,恰当地评价他们的功过与得失,阐明了史学批评中的知人论世原则。章学诚在史学批评中所表现出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理论与方法论中极其宝贵的内容,为近代科学历史主义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①]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03页。

[②]《文史通义》内篇二《原道上》。

[③]《文史通义》内篇二《原道上》。

[④]《文史通义》内篇二《原道上》。

[⑤]《文史通义》内篇二《原道上》。

[⑥]《文史通义》内篇一《礼教》。

[⑦]《文史通义》内篇二《原道上》。

[⑧]《文史通义》内篇三《砭异》。

[⑨]《文史通义》内篇一《易教上》。

[⑩]《章氏遗书》卷二七《湖北通志检存稿·文征丁集裒录近人诗文论》。

[11]《章氏遗书》卷二三《家谱杂议》。

[12]《章学诚遗书·佚篇·与朱少白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13]《章氏遗书》卷一四《为毕秋帆制府撰常德府志序》。

[14]《章学诚遗书·佚篇·与钱献之书》。

[15]《文史通义》内篇五《史释》。

[16]《文史通义》内篇六《同居》。

[17]《文史通义》内篇四《说林》。

[18]《章氏遗书》补遗《与邵二云论文》。

[19]《文史通义》内篇一《诗教下》。

[20]《文史通义》内篇二《博约下》。

[21]《文史通义》外篇一《述学驳文》。

[22]《文史通义》内篇五《史释》。

[23]《文史通义》内篇一《经解中》。

[24]《文史通义》内篇五《史释》。

[25]《文史通义》内篇四《言公中》。

[26]《章学诚遗书·佚篇·与孙渊如观察论学十规》。

[27]《文史通义》内篇六《答问》。

[28]《文史通义》内篇二《原道下》。

[29]《章氏遗书》补遗《又与朱少白书》。

[30]《文史通义》内篇二《朱陆》。

[31]《校雠通义》外篇《高邮沈氏家谱叙例》。

[32]《文史通义》外篇三《为毕制军与钱辛楣宫詹论续鉴书》。

[33]《文史通义》外篇三《家书六》。

[34]《章氏遗书》卷二七《湖北通志检存稿·前志传序例》。

[35]《章氏遗书》外编卷一二《永清县志前志列传序例》。

[36]《章氏遗书》外编卷一二《永清县志前志列传序例》。

[37]《章氏遗书》外编卷一二《永清县志前志列传序例》。

[38]《章氏遗书》外编卷一八《和州志前志列传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