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通典》“邊防典”證誤
试论郑樵编纂《通志》的
《资治通鉴》的纂集与特
《通典》的性质与得失
最新热门    
 
《通鉴》“臣光曰”的内涵和忧思

时间:2009-7-24 13:46:09  来源:不详
危;下则有布衣之士符融、郭泰、范滂、许劭之流,立私论以救其败,是以政治虽浊,而风俗不衰。……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由是观之,教化安可慢,风俗安可忽哉![4](卷68《汉纪六十》) 

司马光认为礼法的精神应该在全国推广,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俗。他将东汉乱极之时仍绵绵不至于亡的原因总结为廷争和公义,将曹操不敢代汉自立的原因归结为名义,这是将礼法提高到关系国家盛衰的高度上来,从而突出了礼制的作用。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5](卷5《王制篇第九》)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紧密联系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所以《资治通鉴》重点记载的另一方面是“著生民之休戚”。《通鉴》重视民生的问题,这在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中即可得知,其中,他将“生民休戚”和“国家兴衰”相提并论,便是开篇明确其写作宗旨,指出《资治通鉴》这样一部书最终是要“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 

在有关民心、民生问题上,《资治通鉴》也是浓加笔墨。比如,强调民心不可欺,其曰: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4] (卷2《周纪二》) 

这是 强调人 君应取信于民,否则便会出现上下离心,国家败亡的结果。《资治通鉴》还通过汉武帝喜于用兵和与民休息的两件事,以及两件事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作对比,提醒人君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趣好,因为君主的任何作为,都会导致上行下效的效应,如果君主爱民,那么他周围的大臣也必定常常做一些利民的事情,反之亦然。[4](卷22《汉纪十四》)   

《资治通鉴》从时代对它的要求,到具体撰写中的取材、内容,再到“臣光曰”的评论,无不围绕着“叙国家兴衰,著生民休戚”这一宗旨而展开。 

二、旨在以古鉴今

刘知几在《史通·论赞》篇曾说:“论者所以辩疑惑、释凝滞。若愚智共了,固无俟商榷。丘明‘君子曰’者,其义实在于斯。”[6](p. 23)司马光作为一个出色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不但有着深刻的历史感,而且有着敏锐的政治感和时代感,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在重要历史事件、典型历史人物之后,发表史论,解说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并流露出司马光对于现实政治问题态度和观点,发人深思。 

比如,《通鉴》记载东汉灵帝实行三互法,其后有“臣光曰”一篇: 

叔向有言:国将亡,必多制。明王之政,谨择忠贤而任之,凡中外之臣,有功则赏,有罪则诛,无所阿私,法制不烦,而天下大治,所以然者何哉?执其本故也。及其衰也,百官之任不能择人,而禁令益多,防闲益密,有功者以阂文不赏,为奸者以巧法免诛,上下劳扰,而天下大乱,所以然者何哉?逐其末故也。孝灵之时,刺史二千石,贪如豺虎,暴殄烝民,而朝廷方守三互之禁,以今视之,岂不适足为笑,而深可为戒哉![4](卷57《汉纪四十九》) 

司马光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在于任用贤士,否则就是舍本求末,并提醒当今的统治者要引以为戒。显然,这带有提醒统治者注意王安石新法的意味。神宗熙宁二年(1069),当时的改革家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全面变法,相继实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新法,司马光对此大力反对,并上《论风俗》劄子,指其“好为高奇”,败乱风俗,隳坏政事[3](卷42《论风俗劄子》)。在侍讲迩英阁时,司马光主张致治急于求人而缓于立法,且法当变之以渐[7](卷15《司马温公》)。他认为:“守令非其人而徒立苛法,适所以扰民耳。”[3](卷25《论财利疏》)这里我们对王安石新法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暂且不作评论。根据这则“臣光曰”的史论,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认为繁多的法令更易使一些奸吏钻空子,而法令的变动也会使百姓不勘其扰,再次表达了同样观点。可见,司马光并不否定立法,也不否定法制的作用,他只是反对朝令夕改,频繁地更改法令。以至写到五代之际的史事时,他抒发出这么一段评论: 

欧阳修论曰: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从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