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
百余年来中国古代史馆制
论“一史馆”土地债务类
明代史馆探微
北齐史馆考辨
古代中国官修史书的流弊
刘知几评史馆修史
金代修史制度与史官特点
中国官方修史的组织:唐
清初私家修史状况研究-
最新热门    
 
史馆修史与清代帝王文治--以乾隆朝为中心

时间:2009-7-24 13:46:15  来源:不详
人心而明顺逆。今事后平情而论,若而人者,皆以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辄复畏死悻生,靦颜降附……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各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即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此实朕大中至正之心,为万世臣子植纲常,即以是示彰瘅。”[2](卷1022)乾隆帝在国史中创立《贰臣传》这一前所未有的类传来贬斥失节,可谓用心良苦。

由于清廷设立《贰臣传》的目的是“为万世臣子植纲常”,故在进行“斧钺之诛”时颇费思量。清高宗曾多次诏令变更该传体例,以示慎重。乾隆四十三年(1778)二月命国史馆将《贰臣传》分为甲、乙两编,因为“诸人立朝事迹,既不相同,而品之贤否邪正,亦判然各异”,所以必须严加区别。如洪承畴、李永芳等人降清后,建功立业,“虽不克终于胜国,实能效忠于本朝”,故列为甲编。而钱谦益等人归命清廷后,又诋毁清廷,进退无据,龚鼎孽等人先降李闯王,后又降清朝,毫无功业,故列于乙编[2](卷1051)。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又命国史馆将吴三桂、耿精忠、李建泰、王辅臣、薛所蕴等人从《贰臣传》中析出,另立《逆臣传》。在乾隆看来,吴三桂等人“或先经从贼,复降本朝,或已经归顺,复行叛逆,此等形同狗彘,靦颜无耻之人,并不得谓之贰臣”[2](卷1344)。其行为连“贰臣”都不如。由此可见,在“贬失节”这个问题上,清廷裁断相当严格。他们从清王朝的立场考虑问题,把降清明臣分为能效忠本朝者、毫无事迹可言者、降而复叛者三类,表明其贬斥叛降的目的同表彰忠臣一样,都是要激励清朝臣子效忠清朝。

清高宗在国史中设立《贰臣传》,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三通馆馆臣就认为“国史创立《贰臣传》,出自睿裁,于旌别淑慝之中,寓扶植纲常之意,允昭褒贬之至公,实为古今之通义”[18](凡例),在《续通志》中,也增设《贰臣传》,“皇上于国史别编《贰臣》,所以树臣道之大防,为古今之通义。今则于《通志》依例立《贰臣传》,其奸臣、叛臣、逆臣,名本《唐书》,义昭斧钺,并为增辑,以正彝伦。”[18](纪昀等序)。可以说,清廷通过编纂《贰臣传》,把纲常准则贯彻于史学之中,明确在史书中绳以臣节,这是以往各代修纂国史所没有的。清高宗从提高忠君意识、维护清朝统治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编纂史书、设立类传来彰显“殉节”,贬斥“贰臣”,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借助历史发表评论,阐发自己的君臣关系论,强调维持尊卑等级秩序、加强以皇帝为核心的政府权威的重要性,作用不可低估。

 

参考文献: 

[1]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 刘承干.明史例案[M].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 

[5]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傅恒等.御批历代通鉴辑览[M].四库全书本. 

[7]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4. 

[8] 王夫之.读通鉴论[A].船山全书(十)[C].长沙:岳麓书社,1988. 

[9] 黄宗羲.留书[A].黄宗羲全集(十一)[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10]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 庆桂等.国朝宫史续编[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12] 周少川.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元代卷[M].合肥:黄山书社,2002. 

[13] 李瑶.南疆绎史勘本[M].琉璃厂半松居士排印本. 

[14] 夏燮.明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5] 舒赫德等.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M].四库全书本. 

[16] 雍正.大义觉迷录[A].清史资料(第四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2. 

[17] 清史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8]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