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租界 国中之国 的屈辱与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性
中法战争----中外历史罕
屈辱的二十一条
最新热门    
 
屈辱的条约

时间:2009-7-24 13:46:16  来源:不详
遂出现所谓“三国干涉还辽”的历史丑剧。日本自忖无法与三国公开对抗,不得不表示“日本帝国政府根据俄、德、法三国政府之友谊的忠告,约定放弃东半岛之永久占领”,忍痛吐出了这块已含在嘴里的肥肉。但同时又向清政府勒索了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辽费”。这样,清政府对日赔款总数达到了2.3亿两白银。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都以中国为宰割的对象,争先恐后地输出资本,掠夺利权,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在短短几年间,俄、德、法、日、英、美等国,在东方这块辽阔富饶的土地上,互相勾结,互相争霸,使中国陷于被瓜分的危局。这一切都表明,清朝这个老大帝国,仍然在半殖民地化的道路上继续滑行。

五、“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辛丑条约》
在国家危亡的历史时刻,虽然清政府极力压制,但伴随着新兴的生产力与社会思潮而产生的爱国

力量,却奋起抗争,保护国家与民族的独立与自主。资产阶级维新派于1898年发动的百日维新,就是这一力量在政治上实现自身主张的尝试。这一改良运动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与力量不足而失败。但是,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中国人民,仍然以各种方式继续进行斗争。义和团运动就是这一斗争的历史延续。

义和团主要以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为主。它以反对外国教会、传教士及其教民,反对一切外来事

物为主要斗争目标,至1900年形成了高潮,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浩大的反帝运动。广大团民以“灭洋人,杀赃官”为目标,并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其势力最盛时遍及华北地区,达到“羽檄一飞,四方响应”的声势。到1900年夏天,义和团运动已广及长城内外、黄河中下游的广阔地区,并曾一度控制京、津一带。下半年,又扩及长江下游、两广、西北和西南的边远地区。延续几十年的反洋教斗争,这时汇成了高峰。在这一斗争形势的鼓舞下,许多省区的会党也纷纷起义。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及其蓬勃发展,动摇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更影响到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

利益。1900年3、4月间,帝国主义列强即以出兵“平乱”胁迫清政府,要其严厉镇压义和团。4月6日,英、美、法、德四国驻华公使奉本国政府密令,联合发出通牒,限令清政府两个月内把义和团“剿除”,否则将派出水陆各军代为“剿平”。5月28日,奥、英、法、德、意、日、俄、美八国一致决定,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进入北京。就这样,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狼狈为奸,联合发动了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它们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带领,向天津进犯,并于6月17日攻陷大沽炮台。清政府再次被推到战争的边沿。

在帝国主义大规模入侵面前,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主战派在清政府中占了上风。事实上,他们之所

以愿意与帝国主义开战,一来是因为与帝国主义有磨擦,一来则是有人伪造了一份“勒令太后归政”的洋人照会。列强反对废帝立储,已使慈禧太后怀恨在心,现在又听说要强迫他归政于光绪,更是恼怒万分,当即大喊:“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当以灭此朝食!”担心列强用武力强迫她交出权力的恐惧,使这个权欲熏心的独裁者,贸然于6月20日发出诏书,宣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但是,自保的根本目的决定了所谓主战派不可能真正与各国交战,而是利用义和团的力量打击帝国主义的气焰,同时再借帝国主义的枪炮来缴杀义和团。

慈禧太后的宣战诏书下达后,各地方政府不是“奉旨”抗敌,而是忙于“互保”。6月26日,盛宣

怀代表张之洞、刘坤一等地方官员与驻上海的各国领事议定《东南互保章程》等文件,规定各督抚与各国“两不相扰”,共同维护社会秩序,阻止义和团向南发展。对于地方上这种公然“抗旨”的“互保”,慈禧下诏说与自己的意见“正复相同”。与地方政府这种“抗旨”行为相反,义和团群众开始围攻各国使馆,并在天津等地对入侵的列强军队进行了英勇抗争。但随着战争的进行,慈禧太后见“归政”的传言未见证实,就逐渐从主战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开始对侵略者表示“友好”。在数万军民围攻使馆的过程中,她还派人给侵略者送去蔬菜和水果。天津新任帮办北洋大臣庆深知“老爷”的真正用意,竟下令军队攻杀义和团,使义和团腹背受敌,死伤惨重。7月14日,14000多侵略军占领了天津城。

8月4日,侵略军集结两万多人,沿运河两岸向北京推进。虽然义和团官兵奋勇抗敌,但终因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